传承
科学治沙!利在长远!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实现绿进沙退
见道网 2022-06-17 10:51
  • 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如期完成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任务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2022年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中国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化、共建生命共同体。

2009-2019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490多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35亿亩;建立了41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128个国家沙漠公园;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

治沙英雄石光银

王有德在扎麦草方格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在休息间隙吃午饭

经过长期实践积累,铸就了伟大的治沙精神,涌现出了“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以及“时代楷模”苏和、八步沙六老汉等治沙英模,铸就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创新了许多实用治沙技术和综合治理模式,攻克了包兰铁路五带一体防护体系,塔中油田沙漠公路防沙治沙体系,阿拉善飞播治沙造林等一系列治沙技术难题。(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马雪

评论

相关文章

传承

2025夏季达沃斯被浓郁中国风席卷

08-12

人文

徜徉乌兰巴托:体会蒙古国涌动的 “中文热”

08-07

人文

中国书画展走进卡帕多奇亚

08-06

人文

中阿共建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助力阿联酋打造沙漠农业标杆

07-16

人文

中国方案在中亚开花结果:从铁路到棉花,合作共赢新图景

07-14

人文

从爪哇到加里曼丹:印尼迁都背后的地理困局与战略突围

07-02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