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2024年9月3日,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在这里揭牌,这座刚刚投用的园区未来将与同样建立不久的大学紧密结合,积极导入港科大、港科大(广州)以及国内外高校中诞生的各种创业项目,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以基地为起点,随着政策与资源的不断支持,未来还将有更多创新要素将围绕港科大(广州)为核心不断聚集落地于庆盛,带动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朝着“湾区硅谷”的目标快速前进。对于南沙而言,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的启用,是发展动能转变的一大缩影。科研机构与国企、民企等多方参与,以粤港合作加速港科大等高校科技成果就近高效转化,将为处于结构调整期、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的南沙,点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编辑/周应雯
2024年9月3日电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3日在京会见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王沪宁表示,2024年7月,习近平主席和恩巴洛总统一致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就下阶段各领域合作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同几比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几比、中非关系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全国政协愿为此发挥积极作用。恩巴洛表示,中国真正了解非洲,不仅曾有力支持非洲争取民族解放,还始终真诚帮助非洲加快发展,赢得了非洲各国和人民的信任和友谊。几比珍视同中国的兄弟情谊,坚定不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期待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编辑/周应雯
近日,陕西省流动沙地综合治理工作启动,标志着陕西全面打响流动沙地歼灭战。启动当天,陕西榆林6个县(市、区)作业区同步开启植树造林工作。据介绍,陕西省有流动沙地5.13万亩,其中榆林4.77万亩,占比92.9%。榆林力争到9月底完成流动沙地治理工作,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流动沙地全面治理。编辑/周应雯
国家数据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拉动投资超过2000亿元,现有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195万标准机架,集聚和拉动效应进一步凸显;传输延迟控制在1毫秒内的城市算力网在示范区域内初步实现,用户体验进一步优化;新建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最低降至1.04,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加快。国家数据局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统筹东中西部算力一体化协同,提升算力网络传输效能;促进算力需求对接,降低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推动清洁能源算力中心建设,实现绿色能源向绿色算力的转化。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29日,首届阿联酋—中国智库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主题为“共建可共享、可持续、可期待的未来”。阿联酋驻华大使哈马迪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强调了中阿合作的重要性与广阔前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代表及中阿两国众多智库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中阿关系及合作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展望两国合作的美好未来。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增进了中阿双方的了解与互信,也为推动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编辑/蒋明月
2024年8月23日,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十二大类主要产品国内外累计销售96.89万台,同比增长4.58%。进出口贸易额为271.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加快。以电动装载机、升降工作平台等为代表的电动工程机械增长显著。一批大型化、智能化工程机械产品不断投放市场,在重大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编辑/周应雯
2024年9月25日至26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可持续交通:物流联通世界”为主题,围绕“五个坚持”合作主张,就全球治理、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等议题展开讨论。邀请多国政要、交通部长及国内外企业家、学者参会,旨在搭建合作平台,推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包容的交通系统。论坛期间,将发布多项务实成果,包括可持续交通发展倡议及中国报告等,并展示中国在可持续交通领域的创新成果。编辑/蒋明月
2024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司令员李桥铭上将访问巴基斯坦,在伊斯兰堡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举行重要会晤。双方就中巴两国深厚的友谊及双边防务和战略伙伴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夏巴兹总理强调了两国关系的牢固性及其对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对两国军队交流深化表示满意。李桥铭司令员则重申了中国对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并表达了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地区挑战、加强两军能力建设的愿望。此次访问进一步巩固了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编辑/蒋明月
8月28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共筑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研讨会在泰国曼谷召开。来自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等智库专家、协会组织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教授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进程”的演讲。迟福林认为,面对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新形势,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有利于解决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突出问题,形成以海洋合作引领海洋治理的新格局,有利于释放海洋经济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26日,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消息,《关于深化京港澳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签署仪式26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正在当地展开访问行程的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出席签署仪式。备忘录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香港特区政府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经友好协商共同拟备,加强三地在资讯沟通机制、鼓励人才交流及推动人才引进及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为全球人才在京港澳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孙玉菡表示,签订备忘录有助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及,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特区政府会继续在引进人才工作方面不遗余力,充分发挥自身制度优势,让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引入所需的尖端及领军人才。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27日从福建省水利厅获悉,日前,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与台湾水土保持技术协会签订《两岸水土保持标准共通合作框架协议》,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水土保持标准共通和融合发展奠定基础。近日,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与台湾水土保持技术协会在泉州、厦门联合开展两岸水土保持标准共通交流活动,活动主题为“标准通两岸 融合向未来”,30多位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走进泉州、厦门,分享两岸在水土保持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实践。两岸专家学者参观考察德化县云龙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开展《海峡两岸共通水土保持科教园评估准则》标准宣贯活动;专家一行还前往安溪县官桥镇,实地考察安溪县崩岗治理示范点和茶园治理示范点,为崩岗治理和生态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编辑/周应雯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在全球受到广泛欢迎,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中非绿色能源领域合作持续深化,中国风电、光伏产品远销海外,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和用得起的能源。以塞内加尔为代表,双方绿色合作加速落地生根。比亚迪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办首场品牌发布会,正式面向塞内加尔市场推出电动车型“元PLUS”,该车型具有续航能力强、技术先进、服务可靠、价格合理、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能很好解决当地传统车型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及空气污染问题。该车型的引入为塞内加尔民众提供更加环保、高效且智能的出行选择,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欢迎。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及南非、摩洛哥、突尼斯等9个非洲国家。未来,比亚迪将继续深化非洲市场布局,助力非洲大陆绿色发展。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20日,“三北”工程这道绿色屏障正不断延伸加固。中国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副司长李达20日在自然资源部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三北”工程完成综合治理任务4000多万亩。1978年,“三北”工程正式启动,开创了中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先河。2023年6月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李达透露,一年多来,国家林草局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实现良好开局。编辑/周应雯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已突破30000列,发送货物达291万标箱,实现连续增长,为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新动力。该通道作为中国最大的中欧班列口岸集群,年通行量占全国三成,连接波兰、德国等14国及中国60余城,运输商品覆盖电器、汽车、百货等12大类。自2013年起,通行量从45列激增至5000列,增长超百倍,用时大幅缩短。这一成就得益于基础设施升级,如“数字口岸”实现无纸化通关,以及多个铁路扩能项目。中欧班列“东通道”的稳定运行,不仅提升了运输效率与质量,也为促进中国外贸发展、深化对外开放提供了坚实支撑。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15日,哈尔滨至漠河至抚远两极串飞航线正式开通,中国北极和东极之间首次实现直飞。抚远市位于中国陆地最东端,被誉为“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漠河市位于中国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国观测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之一。抚远和漠河相距1600余公里,公路驾车需要近20小时;铁路出行需要到哈尔滨中转,全程超过30小时。“直飞航线开通后,北极和东极之间旅程缩短至2个多小时。旅客可以早晨在抚远迎接中国第一缕阳光,晚上到漠河观赏北极光。”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处长袁野表示,下一步,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将加速推进开通更多黑龙江省内支线,机场串飞航线,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助推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编辑/周应雯
内蒙古出台新举措,全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核心聚焦于产业绿色转型与升级。计划创建国家绿色产业标杆,深化煤炭等能源清洁利用,同时加速布局新兴与未来产业。传统电力、钢铁等产业将迈向高端智能绿色集群化,严控两高一低项目,力促绿色制造与节能改造。鼓励企业绿电替代、工艺革新、材料环保,打造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展望2035,内蒙古将实现绿色制造领先,构建起全面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的壮美画卷。编辑/张丽媛
2024年8月13日上午8点左右,随着55880次检测列车从成都东站驶出,标志着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该段预计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坐着动车游九寨”将成为现实。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运行试验主要是通过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和按图行车试验等项目,检验高铁线路各系统正常与非正常条件下运输组织的适应性,验证行车组织方式能否满足运营要求,为完善运输组织方案提供技术依据。川青铁路起自成都东站,经四川成都市、阿坝州,甘肃省甘南州,青海省黄南州、海东市、西宁市,接入西宁站,正线全长约83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此次运行试验的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全长约70公里,设镇江关、松潘、黄龙九寨和黄胜关等4个车站。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将于年内通车,届时动车将直通黄龙九寨站。该站距黄龙景区约26公里,距九寨沟景区约90公里,距若尔盖大草原国家公园约180公里。未来游客从这里出站,坐车约30分钟可到黄龙、约1小时40分钟可到九寨沟,成都到两大景区的车程将大大缩短。编辑/周应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电力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入崭新阶段。过去一年,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速成型。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攀升,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入快车道,标志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向新高度。这一系列积极变化,不仅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提升了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速度与效率。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中国电力工业将迎来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实现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编辑/张丽媛
王毅将访问缅甸并赴泰国主持澜湄合作第九次外长会、出席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2024年8月14日至17日展开对缅甸的访问,并前往泰国执行重要任务。在此期间,他将会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九次外长会,这是地区合作的重要会议,旨在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的共同发展与合作。此外,王毅还将出席中老缅泰外长非正式会晤,这体现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平等、友好、务实的基础上,加强双边及多边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作为重要的外交活动,此次访问不仅展示了中国对缅甸及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也彰显了中方在推动区域合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此次访问和会议,各方有望进一步深化相互理解,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12日,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这里是中国最大 “沙戈荒”风光新能源基地,装机总容量达1300万千瓦。该项目以建设绿色能源+生态治理为核心目标,铺设草方格,播撒草籽,种植灌木、果树等方式开展多元治沙模式和治沙经济。据该项目工程建设部负责人马兆明介绍,光电项目的建设,为当地的回汉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在建设完成后,后续的生态治理与清理维护工作也交给当地村民,增加他们的收入。编辑/周应雯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致力于电网安全性能的根本性提升,自2024年起,全面铺开三优六补战略,旨在优化并补强电网架构,实施137项关键工程。这些工程紧密围绕消除五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隐患及县域大规模停电风险,分为九大核心任务,规划横跨三年,全方位覆盖10至500千伏电压层级,深度融合新建、技术改造及配电优化等多个领域,构建起电网安全升级的坚实蓝图。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公司旨在构建更加坚强、智能、可靠的电网体系,为湖北地区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保障。编辑/张丽媛
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和水产三类种质资源。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2024年以来,中国以农业生产急需品种为重点,加快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新品种选育,加大种业优势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一批基础性标志性成果。2024年上半年,种质资源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畜禽和水产遗传材料119万份,加上原有保存资源,中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编辑/周应雯
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由福建能源集团与中国三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地处福建省福清市江阴半岛东南侧和牛头尾西北侧。自投产以来,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已累积发电超5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57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383万吨。紧跟“双碳”目标,海上风电产业持续为当地社会贡献绿色清洁电能,助推节能低碳发展。图为8月8日拍摄的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由福建能源集团与中国三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地处福建省福清市江阴半岛东南侧和牛头尾西北侧。自投产以来,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已累积发电超5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57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383万吨。紧跟“双碳”目标,海上风电产业持续为当地社会贡献绿色清洁电能,助推节能低碳发展。图为8月8日,工作人员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三峡福建集控中心内值守。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7日,占地6万平方英尺的马来西亚首个集成电路设计园区6日在该国雪兰莪州蒲种启动。此一园区启动,被视为马来西亚政府自今年4月发布《吉隆坡20行动文件》,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以来的一大举措。马来西亚经济部部长拉菲兹、雪兰莪州大臣阿米鲁丁、雪兰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等出席当日开幕式。雪兰莪州相关官员介绍,该园区目前已吸引5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00余名工程师入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半导体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广泛合作。未来,园区还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黄思汉表示,该园区旨在打造半导体生态系统,推动马来西亚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马来西亚具备深厚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础,是世界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今年上半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将向国家半导体战略注入至少250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4.47林吉特)资金,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马来西亚和雪兰莪州政府希望通过启动集成电路设计园,打造“雪兰莪设计、马来西亚制造”的半导体产品。编辑/周应雯
几月来多地高温飙至40℃,用电需求激增。2024年7月31日,长江清洁能源走廊全力保供,高峰供电破7000万千瓦纪录。白鹤滩水电站首次满发,贡献1600万千瓦电力。三峡集团长江电力积极响应,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调度下,确保防洪安全同时,加大清洁能源供给,利用梯级电站优势,有效缓解供电紧张,保障民生与工业用电需求。编辑/张丽媛
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营业性货运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货运总量达到269.9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1个百分点。同时,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也实现了显著提升,总量突破85.6亿吨,同比增长率为4.6%。从结构细分来看,国内贸易的港口吞吐量实现了2.7%的稳健增长,显示出国内物流需求的持续旺盛。而外贸领域的港口吞吐量则表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率高达8.8%,反映出中国对外贸易的活跃与繁荣。人员流动量方面,上半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4.1亿人次,同比增长7.4%。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7万亿元。其中,公路、水运投资分别完成1.2万亿元和1025亿元。编辑/周应雯
近年来,随着中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进,许多中国企业到塔吉克斯坦投资兴业。2014年,中国企业在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投资成立中泰农业公司和中泰纺织公司,建成中泰新丝路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从播下种子到织出成衣,产业园建起了棉花种植、皮面加工、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全产业链,不仅带动塔吉克斯坦棉花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还填补了当地产业空白,有力推动塔吉克斯坦纺织工业发展。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2日,2024海峡两岸(江苏)体育嘉年华启动仪式在无锡市举行。启动仪式上,第四届海峡两岸篮球青年邀请赛正式开赛。长期以来,苏台两地在体育领域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在江苏举办的马拉松、垂钓、掼蛋、电竞、武术等一系列友谊赛、交流赛都邀请了台湾青少年共同参与,两地青少年互相切磋、共同成长,一起为体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江苏省的综合性品牌活动项目之一,海峡两岸(江苏)体育嘉年华以“同心同行 青春力量”为主题,以期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体育交流,持续擦亮苏台交流品牌。2024海峡两岸(江苏)体育嘉年华由国台办交流局指导,江苏省台办、江苏省体育局、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期间,将有数千名苏台青年在篮球、马拉松、羽毛球、掼蛋、机器人、慢垒、武术、电子竞技等近20个体育竞赛项目上展现风采。编辑/周应雯
2024年8月1日最新消息,回望内蒙古特高压建设与发展的十年历程,其外送电能力已跃升至4600万千瓦的显著水平,且在这十年间,累计向外输送的电量已惊人地突破了5500亿千瓦时大关,从而稳固地确立了内蒙古作为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电力供应基地的地位。编辑/张丽媛
2024年8月初,上港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上海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效率,其集装箱吞吐量不仅轻松跨越480万标准箱大关,更以这一亮眼成绩,标志着月度吞吐量的历史新高被再次刷新。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上海港作为全球顶级港口的实力与地位,也反映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复苏和国际物流链的高效运转。7月21日这一天,上海港单日昼夜集装箱吞吐量飙升至172080标准箱,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是对上海港作业能力极限的一次成功挑战,预示着中国港口业在科技创新与运营效率上的持续突破。编辑/周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