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里程增加至218.5公里]
日前,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对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5—2030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进行公示,同时公示的还有该建设规划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示。最新的建设规划相比以往新增了地铁7号线的相关信息,总规模也在里程上从200公里增加至218.5公里,车站数增加至120座。根据公示信息,《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25—2030年)》包含:K1快线一期、K2快线一期、5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2号线支线、4号线北延、9号线北延共8个项目,总规模约218.5公里,包含车站120座、主变电所12座、车辆基地10座和控制中心1座,总投资约1364亿元。目前方案正在研究编制,具体线路和规模以国家主管部门最终审批为准。相比调整前的建设规划,K1快线一期、K2快线一期、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2号线支线、4号线北延、9号线北延等7个项目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新增加了一条普线——地铁7号线,原有的延伸线15号线(10号线二期)被取消。具体来说,7号线起点为昆明湖街、终点为八棵树,线路长度为26.7公里,车站21座。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初步方案示意图中可以看到,7号线为一条连接沈阳东西部的横向线路。取消的15号线,起点为沈阳南站、终点为苏家屯西,长度为8.2公里,车站数量为6座。编辑/许生鹏
点击查看更多即时 >>
最新
- 2025.08.19 17:42
- [精准作业黑科技,农药剂量暴降95%,作物产量飙升35%]
- 还在为杂草头疼?农药喷多了伤土又伤苗?试试这款AI除草“神器”,精准打击杂草,农药用量暴降95%!
你以为这就完了?它的 “脚下功夫” 也卷到了极致。为了不让机器人压实土壤,开发团队还使用了秘密武器!
从“泼水”到“点射”,农药暴降95%!
想象一下,除草像喷墨打印机一样精准!挪威初创公司Kilter的自主除草机器人AX-1,就是农田里的“神枪手”。从”扫射“升级成”狙击“模式:靠 GPS 自己在田里溜达,视觉系统火眼金睛地进行扫描,AI在茫茫绿野中精准识别杂草,然后用特制喷嘴,将除草剂的微小滴液只喷洒在杂草上。这样一来,作物再也不用 “喝农药洗澡”。
农药用量直降95%!作物没了杂草抢营养,还不被农药“误伤”,产量蹭蹭涨35%!
不仅要“除得巧”,还要“走得轻”!
光省药还不够,Kilter团队的目标是全方位呵护土壤。设计工程师Trygve Weum强调:“让AX-1尽可能环保地运行,是核心使命!” 这意味着机器人自身也得够“温柔”。
轻量化是王道:机器人必须够“轻”!太重了在田里走,会把土壤压实,影响作物生长。
免润滑是关键:市面上大多数线性系统需要润滑脂,但在田间,油脂混上泥土灰尘,分分钟变成“泥疙瘩”,机器卡壳事小,污染土壤才要命。
既要轻如燕,又要能干活还不用“抹油”的线性系统,哪儿找?
drylin模组登场,稳、轻、还“干爽”!
易格斯的drylin SLW系列直线模组(由表面经过硬质氧化的铝合金制成的drylin W直线导轨,和配备电机的梯形螺纹丝杠组成),最终成为Kilter工程师的选择,用于将喷嘴模块的高度调节至当前植株高度!
身轻如燕:SLW-25120的基础重量才5.9kg,每加100mm行程也只多0.9kg,轻便得能让机器人在田里 “跳芭蕾”,最大限度减少土壤压实。
干”得漂亮:滑块和螺母采用易格斯高性能工程塑料打造,自带固体润滑颗粒,实现免润滑干运行!再也不用担心油脂变“泥疙瘩”卡壳或污染土壤了。工程师Weum点赞:“省心!农民再也不用天天给机器上油了!
稳如磐石:你以为轻就是不结实?大错特错!drylin SLW系列直线模组双轴设计抗扭转,静态轴向负载能扛住 2500N,径向负载更是飙到 10000N。稳稳带动60kg的喷药模块,哪怕在田里不小心磕磕碰碰,也跟挠痒痒似的。
“我们非常认可这款直线模组的坚固性” Weum大写的服气:“它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可靠性,农民兄弟用着也踏实满意!”
AI精准除草 + drylin轻量免润滑直线模组 = AX-1除草机器人!它不仅是杂草克星,更是土壤和作物的温柔守护者。用科技的力量,大幅减少农药依赖,保护土壤健康,这才是智慧农业的未来!(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企业宣传栏目编辑/高雪。
- 2025.04.22 16:26
- [马来西亚副首相见证!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与彭亨教育基金大学学院签署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
- 近日,在马来西亚副首相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的见证下,中国交建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与彭亨教育基金大学学院签署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进入深化合作阶段。此次备忘录的签订,将继续依托项目建设平台,为马来西亚培育更多本土化铁路技术和管理人才。
自2017年9月,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正式启动以来,马东铁项目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校企联动模式,分阶段、有计划为马来西亚培养铁路建设及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截至2024年底,项目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500余人。目前,马东铁项目已与当地15所高校及行业机构续签备忘录协议。项目将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专项资源,积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项目与当地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中马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实现中马两国经济共同繁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