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能源署:全球需新增或改造8000万公里电网]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特别报告指出,要实现所有国家气候目标并保证能源安全,到2040年,全球需增加或更换8000万公里的电网(相当于目前全球所有电网总量),并在电网运营和监管方式方面做出重大改变。这份名为《电网和安全能源转型》的报告首次盘点了全球电网现状,并指出电网对于电力供应脱碳和有效整合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报告警告说,近年来,尽管电力需求强劲,但除中国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对电网投资有所下降;电网目前“跟不上”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和热泵的快速部署。对于电网投资规模跟不上且电网监管改革缓慢将造成的后果,报告指出,在电网延迟的情况下,电力部门2030年至2050年间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承诺排放量多580亿吨。这相当于过去4年全球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由此造成全球气温上升超过2摄氏度的可能性为40%。报告说,尽管可再生能源投资一直在快速增长,且自201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但全球电网投资总数几乎没有变化,仍保持在每年约3000亿美元的水平。而到2030年,这一资金必须增加一倍,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以上,才能实现气候目标。编辑/许生鹏
点击查看更多即时 >>
最新
- 2025.04.22 16:26
- [马来西亚副首相见证!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与彭亨教育基金大学学院签署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
- 近日,在马来西亚副首相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的见证下,中国交建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与彭亨教育基金大学学院签署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进入深化合作阶段。此次备忘录的签订,将继续依托项目建设平台,为马来西亚培育更多本土化铁路技术和管理人才。
自2017年9月,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正式启动以来,马东铁项目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校企联动模式,分阶段、有计划为马来西亚培养铁路建设及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截至2024年底,项目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500余人。目前,马东铁项目已与当地15所高校及行业机构续签备忘录协议。项目将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专项资源,积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项目与当地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中马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实现中马两国经济共同繁荣。
- 2024.10.09 10:17
- [琼州海峡首艘运输新能源汽车船舶试靠成功]
- 10月8日下午,在广东湛江海事局“海巡0927”船的现场护航下,琼州海峡首艘专门用于新能源汽车运输的平板货船“绿源一号”轮缓缓驶入徐闻海安新港码头,为该船正式投入琼州海峡滚装运输航线运营试靠成功。据了解,甲板货船“绿源一号”轮总吨6731,净吨3769,船长125.8米,船宽28米。船舶采用单层甲板设计,满载条件下单航次能装载160余辆新能源汽车,车位容量较现有客滚运输船舶提升60%左右。该船计划投入湛江海安新港至海口秀英港航线,投入运营后将为琼州海峡增添新的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方式,也将有效缓解琼州海峡过海车辆运输高峰时期新能源汽车过海疏运能力不足的紧张局面。编辑/周应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