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计划建造聚变发电厂] 德国联邦研究部长 Bettina Stark-Watzinger 宣布了一项新的核聚变研究资助计划,旨在为 2040 年在德国建造第一座核聚变发电厂铺平道路。联邦教育和研究部 (BMBF) 长期以来一直支持位于加兴和格赖夫斯瓦尔德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P)、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和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的聚变研究。该部表示:“这一机构资金得到了新项目资助计划的第二个支柱的补充。” “该项目资金的目标是在 2030 年代初第一阶段推进聚变发电厂所需的技术、组件和材料。第二阶段的重点是整合到发电厂设计中。资助计划对技术持开放态度,并解决所谓的磁约束和激光聚变技术。”为了尽快实现聚变电站的建设,该计划本质上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合作研究,作为公私伙伴关系的一种形式。具体子技术的项目将由研究机构、大学和工业界联合开展。该部表示,这使得研究的新发现能够在早期阶段得到应用,并将专有技术转移到国内行业以供进一步使用。编辑/许生鹏
点击查看更多即时 >>
最新
  • 2025.04.22 16:26
  • [马来西亚副首相见证!中交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与彭亨教育基金大学学院签署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
  • 近日,在马来西亚副首相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的见证下,中国交建马东铁项目总经理部与彭亨教育基金大学学院签署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进入深化合作阶段。此次备忘录的签订,将继续依托项目建设平台,为马来西亚培育更多本土化铁路技术和管理人才。 自2017年9月,中马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正式启动以来,马东铁项目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校企联动模式,分阶段、有计划为马来西亚培养铁路建设及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截至2024年底,项目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500余人。目前,马东铁项目已与当地15所高校及行业机构续签备忘录协议。项目将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专项资源,积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项目与当地社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中马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实现中马两国经济共同繁荣。
  • 2024.10.09 10:17
  • [琼州海峡首艘运输新能源汽车船舶试靠成功]
  • 10月8日下午,在广东湛江海事局“海巡0927”船的现场护航下,琼州海峡首艘专门用于新能源汽车运输的平板货船“绿源一号”轮缓缓驶入徐闻海安新港码头,为该船正式投入琼州海峡滚装运输航线运营试靠成功。据了解,甲板货船“绿源一号”轮总吨6731,净吨3769,船长125.8米,船宽28米。船舶采用单层甲板设计,满载条件下单航次能装载160余辆新能源汽车,车位容量较现有客滚运输船舶提升60%左右。该船计划投入湛江海安新港至海口秀英港航线,投入运营后将为琼州海峡增添新的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方式,也将有效缓解琼州海峡过海车辆运输高峰时期新能源汽车过海疏运能力不足的紧张局面。编辑/周应雯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