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最长跨海电缆工程完工]
从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获悉,江苏首座海岛型变电站——如东县洋口港阳光岛110千伏输变电项目跨海电缆工程8月30日完工。这是江苏跨海长度最长、敷设距离最远的电缆工程,单回距离约16公里。阳光岛面积仅3平方公里,是大型海上液化天然气能源岛,集聚了中石化江苏LNG等一批石化储存、贸易项目。当前阳光岛每年接卸LNG700万吨,可满足江苏全年三分之一的天然气需求,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枢纽基地,预计到2027年LNG年接卸量将达到2600万吨。作为千万吨级能源岛建设的配套电力输送工程,此次电缆工程将配合岛上110千伏变电站完成跨海送电,保障岛内LNG接收站电力供应。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施工管理部主任陈庆飞介绍,由于如东海岸是滩涂地质,不适合直接铺缆,考虑到海中架设铁塔安全风险高,海底电缆造价贵、检修难度大,项目组最终选择了更加经济、安全的随桥敷设电缆方式,利用黄海二桥预留的电缆通道,敷设单回约16公里长的电缆连接岛内外。编辑/周应雯
点击查看更多即时 >>
最新
- 2025.11.18 17:22
- [全钒液流储能出海澳洲 中国技术点亮全球能源转型]
- 2025年11月,中国储能产业国际化再添重磅成果——国内领先的储能技术企业正式签约澳大利亚350MW/120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这是我国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全钒液流储能出海工程。项目总投资超30亿澳元,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2028年上半年实现全容量并网运行,将以长时稳定运行、高安全环保等核心优势,为澳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中国方案,成为中澳能源技术合作的标杆典范。作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长跑健将”,全钒液流储能技术凭借超长循环寿命、无热失控风险、环保可回收等独特优势,成为长时储能场景的优选方案。此次出海的350MW/1200MWh项目,设计放电时长约3.4小时,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密度电堆、大流量电解液循环系统及智能能量管理平台,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系统转换效率超88%,充放电循环寿命突破15000次,服役周期可达25年以上,且电解液可100%回收利用,全程无重金属污染,完美适配澳洲对新能源项目的严苛环保要求。编辑/边文君
- 2025.11.18 17:19
- [构网技术赋能!500MW/2GWh大型储能EPC项目成功中标]
- 2025年11月,国内储能行业传来重磅消息——某能源建设集团凭借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全链条工程服务能力及成熟的商业化落地经验,成功中标500MW/2GWh大型储能EPC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超25亿元,选址新能源资源富集的西北区域,是当前国内规模领先的构网型储能示范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协同运行的关键支撑,为构网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树立行业标杆。作为项目核心亮点,构网型技术彻底颠覆传统储能的“跟随式”运行模式,让储能电站具备主动支撑电网的能力。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搭配自主研发的构网型PCS(储能变流器),储能容量达2GWh,设计放电时长4小时,可实现与电网的“源网互动”——不仅能快速响应电网频率、电压波动,提供毫秒级调频、调峰服务,还可在电网故障时维持局部电压稳定,为新能源机组提供虚拟惯量支撑,从根本上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带来的电网稳定性难题。项目系统转换效率达93%以上,充放电循环寿命超12000次,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边文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