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贵州331亿元项目开工!
见道网 2025-04-30 17:31
  • 此次项目构建新能源材料与传统化工耦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4月27日,贵州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启动场平工程,同步开展主体厂房桩基施工,计划2025年底完成一期6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

据了解,“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是2025年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是以磷为主导的全资源循环耦合产业示范项目。

项目总投资达331亿元,由贵阳市政府与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核华原钛白、中矿资源集团等企业共同打造,旨在通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构建新能源材料与传统化工耦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项目建设内容为14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联产40万吨钛白粉、60万吨磷酸铁、60万吨磷酸铁锂、15万吨碳酸锂、1万吨氟化锂、2万吨六氟磷酸锂、10万吨铜冶炼、磷石膏分解制硫酸、热电联产项目、公辅工程项目。

项目可形成“资源开采—精深加工—终端产品”的完整链条。磷矿石经加工生成磷酸铁,再与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结合生产磷酸铁锂,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

项目计划2025年底完成一期6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采用“边建设、边投产”模式,预计2026年首批生产线投产,2028年实现全产业链达产。

该项目直指贵州新能源产业短板,重点突破锂、铁、铜等关键资源供给瓶颈。例如,6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可满足全国15%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需求,而1万吨氟化锂、2万吨六氟磷酸锂则将完善电解液产业链。同时,钛白粉头部企业的进驻,填补了贵州在该领域的空白。 

上述项目建成后,贵州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磷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以上。

“本项目落地之后,磷化集团新能源产业将实现锂、铁、钛资源的自给自足,富余的碳酸锂和七水硫酸亚铁可供应省内其他新能源企业。”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说。

据悉,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就装载着“贵州磷”。

贵州磷化集团认为,当前的新能源产业不再是人人能飞的风口,但依托集团产业协同发挥的降本增效作用,企业入局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赛道,将形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竞争优势。

目前,贵州磷化集团磷肥产能全国领先,湿法净化磷酸年产能达20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64%,其中新能源领域占比54%。

目前,钛白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因其成本低廉且供应稳定,成为磷酸铁锂生产的主要铁源。这是项目合作引入中核钛白的重要原因。

中核钛白是金红石型钛白粉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年产能达到55万吨,位居国内第二。近年来,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部分下游行业需求疲弱的影响,钛白粉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因此,中核钛白也在“向外”图强,于2023年钛白粉价格低谷期远赴贵州并购磷业资产,新增磷矿及黄磷等主要产品的产销业务,为公司业绩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另一合作方——中矿资源主要业务包括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业务、稀有轻金属(铯、铷)资源开发与利用业务、固体矿产勘查和矿权开发业务等几个业务板块。

2024年,中矿资源锂电新能源原料开发与利用业务收入31.29亿元,占营收比重58.34%,同比下降26.25%,锂盐销售4.26万吨,同比增长145.01%;2025年Q1,公司实现锂盐产品销量8964.43吨,同比增长13%。

数据统计,目前,贵州省的动力电池产能已达到37GWh,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10.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37.4万吨,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翻番的增长。其中,布局磷酸铁锂产能相关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湖南裕能、深圳盛屯、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安达科技等。(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相关文章

电池

西北总投资105亿元锂电项目开工

12小时前

电池

阳光电源发布行业首个《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

04-11

电池

300亿美元!正泰新能宣布在土耳其投建太阳能电池厂

04-07

电池

维也纳最大体育场完成太阳能电池阵安装

04-01

电池

中国华东理工大学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难题

03-07

电池

远景动力沧州电池超级工厂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03-06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