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上,中铁强力以“国内外隧道工装成套设备领航者”的姿态震撼亮相,重磅推出两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设备——“拱锚注联合作业台车”与“新型混凝土湿喷台车”,如巨石投入湖面,在全球工程机械领域激起巨大波澜。
攻克隧道施工‘卡脖子’难题
自2001年创立以来,中铁强力便将技术研发镌刻为企业发展的基因密码。在被长期垄断隧道装备核心技术的严峻形势下,董事长李建农掷地有声:“想要在这个强手云集的环境中突出,那就必须使出我们的绝招” 这份破局决心,完美凝聚于“拱锚注联合作业台车”的颠覆性设计中。该设备打破传统隧道施工工序割裂的桎梏,突破性实现立拱作业、锚杆施工、注浆加固三大核心工序的深度集成。以往各环节间繁琐的设备切换、人员调配与工序衔接难题,在这台智能装备的精密协同下迎刃而解,彻底重塑了地下工程施工的效率标准,成为中铁强力以技术创新打破国际垄断的鲜活注脚。
“中铁强力将始终为隧道工程做定制设备,立足于解决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公司董事长说到“我们现在发布的这款‘拱锚注联合作业台车’就是为隧道施工做的定制化产品”。
这套设备凭借创新设计,实现一次进洞完成三大工序的高效作业。作为集成高压变量柱塞泵、角度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的“超级装备”,其施工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0%以上,噪音污染降低40%。更值得关注的是,设备搭载的远程操控系统可通过智能终端实现毫米级精准定位,彻底摒弃“人海战术”,在大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安全风险。
与其他工程机械巨头一样,中铁强力的崛起深植“中国基因”。依托全球视野与本土化策略的深度融合,“拱锚注联合作业台车”一经推出,便斩获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企业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订单,成为国产高端装备替代进口的标杆案例。
构建5G+工业互联网全链生态体系
当行业竞争对手仍聚焦于设备参数比拼时,中铁强力已率先开启“生态圈竞争”新赛道。通过与顶尖科研院所展开战略合作,公司正加速构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生态网络。依托5G+工业互联网技术,施工现场的每一处细节都被纳入数据互联体系,AI算法实时分析作业数据,自动优化施工方案。设备不仅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与远程精准遥控,更具备数据实时采集、智能传输功能,让操作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完成复杂施工作业。
这一前瞻性战略布局已结出累累硕果:经数字化升级的生产线效率提升35%,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60%。在服务领域,中铁强力创新推出“主被动结合”的服务模式——既主动开展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的系统化培训,打造“一站式”服务能力,又组建专业售后服务团队,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省心的解决方案。
专用化装备重构全球基建竞争规则
在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的当下,中铁强力另辟蹊径,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差异化突围之路。“我们是做国家基建专用机械设备起步的,以后将始终沿着桥梁和隧道施工设备专用化方向发展,为客户打造量身定做的专用机械设备”董事长侃侃而谈。
在深圳地铁 14 号线穿越花岗岩地层的攻坚中,中铁强力凭借自主研发的强化版钻进系统,以超高耐磨性和精准破岩技术破解施工瓶颈;面对秘鲁铜矿高海拔缺氧的极端环境,其定制的低氧适应性供氧装置,保障设备在稀薄空气下稳定运行。这种“一工程一方案”的深度定制策略,让中铁强力的设备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的技术标杆。
站在全球基建智能化变革的潮头,中铁强力的创新蓝图正不断拓展边界。企业瞄准未来地下工程“全息投影指挥调度、机器人自主作业”的科幻场景,加速推进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从概念设计到工程实践,中铁强力正以硬核创新为笔,在全球工程机械智能化浪潮中,书写着中国企业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逆袭传奇。(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尹世乾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