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北京的大金重工近日宣布,其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250兆瓦石臼坨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已全面并网发电。这一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创新模式的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标志着大金重工在拓展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战略上取得重要突破。
项目概况与技术创新
该项目占地约353公顷鱼塘水域,共安装37万块高效双面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科学设计的支架系统,实现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立体复合利用。据测算,项目年发电量可达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万吨。大金重工技术团队介绍,项目采用定制化双面发电组件和智能运维系统,在确保发电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对养殖环境的影响。
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
石臼坨项目创造性地将清洁能源生产与传统渔业相结合,实现了"一块土地、双重收益"的集约化发展模式。一方面,光伏系统可为电网提供稳定清洁电力;另一方面,水下空间继续维持渔业生产,为当地养殖户带来持续收入。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通过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显著改善了渤海湾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是大金重工"海上风电+光伏"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实践。公司表示,基于在海上风电基础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正加速向更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延伸。未来将重点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复合型光伏项目,计划三年内将光伏业务规模扩展至1GW。
行业影响与示范意义
作为华北地区规模领先的渔光互补项目,石臼坨电站为沿海地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业内专家指出,这种创新模式既解决了光伏项目用地难题,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对推动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价值。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上的创新能力。(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光伏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