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总承包的中亚首个绿氢EPC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绿氢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产出纯度达99.99%的氢气,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产氢运行阶段。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开创了中亚地区绿氢产业发展的先河,更成为中乌两国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典范。
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绿氢项目,同时也是中国管道局在海外承建的首个同类项目,该项目由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领衔开发,中国电建负责EPC总承包。项目被列为乌政府"绿色能源战略"的核心工程,包含风电和绿氢两大板块。其中,风电部分已于今年5月实现52MW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后续制氢环节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
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风光发电-电解制氢-合成氨-化肥生产"的全产业链零碳闭环。核心制氢设施位于塔什干MAXAM化工厂内,采用20MW电解槽系统,年均可生产3000吨绿氢。这些氢气将用于合成50万吨氮肥,预计每年可替代3300万吨天然气消耗,减少约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环保效益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采用了隆基氢能自主研发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该技术凭借高效率、低能耗的优势,成为实现零碳制氢目标的关键支撑。此次投入运行的1000Nm³/h电解槽“4对1”制氢系统,是中国大型电解槽设备首次在海外成功应用,展现了国产氢能装备的技术实力。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多重示范意义:一方面为乌兹别克斯坦能源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绿氢技术走出去树立了标杆。随着项目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其创新模式将为中亚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提供重要参考,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