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可再生能源市场迎来重要进展。2025年7月20日,莫桑比克共和国总统丹尼尔·乔波宣布,位于该国太特省的400兆瓦太阳能电站已完成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即将进入招标阶段。该项目计划依托卡霍拉巴萨水电站框架建设,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电力供应能力。
作为莫桑比克实现2030年62%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承诺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将采用创新的水光互补模式。卡霍拉巴萨水电站目前为莫桑比克、南非共和国和津巴布韦共和国供电,是南部非洲重要的能源枢纽。新增的光伏发电将与现有水电形成协同效应,白天主要依靠太阳能发电,夜间则由水电提供支撑,这种模式将有效提升区域电网稳定性。
中国光伏企业在非洲市场具有显著优势。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共和国建设的27兆瓦光伏项目为例,不仅解决了当地偏远地区用电问题,还通过本地化施工培养了数百名技术工人。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本班光伏产业园已成为非洲大陆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并带动了当地组件封装、运维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
中国光伏企业针对非洲特殊环境开发了多项适应性技术,包括抗高温沙尘的光伏板衰减优化技术,以及适配小型电网的储能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创新为中国企业参与莫桑比克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非洲大陆目前仅有25%的人口能够获得稳定电力供应,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度位居全球前列。中国光伏企业通过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正在帮助非洲国家建立本土光伏运维能力。例如在肯尼亚共和国培训的首批光伏工程师已能够独立负责电站日常运营。
此次莫桑比克400兆瓦光伏项目招标对中国企业具有多重意义。从技术角度看,水光互补的开发模式与中国在多能互补领域的技术积累高度契合;从区域布局看,该项目服务南部非洲多国的定位,可与中国企业在南非共和国、津巴布韦共和国已有的市场布局形成协同效应。
专家指出,随着非洲加速推进能源转型,中国光伏企业正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商转变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莫桑比克项目不仅是一个电站建设机会,更可能开启中莫两国在可再生能源标准制定、技术研发等更深层次的合作。
该项目预计将吸引全球多家知名能源企业参与竞标。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在性价比、技术适配性和本地化服务方面的优势,使其在竞标中具备较强竞争力。项目成功实施后,不仅将改善莫桑比克及周边国家的电力供应状况,也将为非洲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新的示范案例。(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新能源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