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这场座谈会汇聚了近60位中欧商会及企业负责人。
参与座谈的中欧双方企业家代表均对中欧贸易投资合作抱有坚定信心,并围绕加强中欧经贸合作积极建言献策。
从《新闻联播》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出席此次座谈会的中方企业家有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天合光能联席董事长高海纯、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明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张传卫、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等。
在认真听取双方企业家代表的发言后,李强表示,回顾中欧建交50年的历程,合作始终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半个世纪以来,中欧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的内生动力,双边贸易额和双向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双方企业和民众都从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只要中欧坚守自由、开放的理念,加强市场联通与产业对接,就能更好地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李强强调,当前国际经贸秩序遭遇严重冲击,中欧合作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在世界经济动能减弱、经贸活动整体放缓的背景下,中欧持续扩大贸易和投资往来,能够形成强大的经济发展合力,增强双方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态势,中欧携手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深化经贸合作,就能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供链稳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中欧可进一步发挥经济互补优势,在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第三方合作等领域培育更多合作新增长点。双方要构建良性竞合关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接协同,打造更加稳定高效的产业生态,共同把握未来机遇。
李强指出,企业家是中欧经贸合作的重要建设者。希望双方企业秉持开放态度,紧密对接需求,深化在产业投资、联合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为中欧共同发展注入更多力量。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保障,欢迎更多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深耕中国市场。同时,也希望欧方为赴欧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冯德莱恩在致辞中称,欧中领导人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就加强合作、应对挑战达成重要共识。欧中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中国不仅是工业大国,在创新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欧方愿以庆祝欧中建交50周年为契机,与中方深化长期稳定、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加强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共同促进产供链稳定,妥善处理分歧,营造良好的合作和营商环境。欧方无意与中国 “脱钩”,欢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
当日,《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发布。该声明指出,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是中欧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中欧合作的鲜明底色,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拥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将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促进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流动,让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都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这些技术和产品。
欧盟是全球储能核心市场之一,也是中国储能企业出海布局的战略要地。
2024年,宁德时代通过与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开展战略合作,将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引入欧盟和英国市场。2025年,宁德时代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了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截至去年11月底,宁德时代的储能系统产品已应用于全球1700多个项目,覆盖全气候带与多元运营环境。
天合光能在欧洲市场已积累了一定基础,其在欧洲运营的光伏项目及电池储能项目均达到较高规模。面对欧洲储能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天合光能与世界领先的太阳能逆变器制造商 Power Electronics(PE)共同探讨构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助力欧洲储能市场突破转型瓶颈。截至2024年,天合储能电池舱及系统销售已覆盖全球六大市场,累计出货10GWh,其中欧洲市场累计出货超2GWh。未来,天合储能还将凭借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为欧洲及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王霞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