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
光明电力大模型:架起中巴能源合作的智能桥梁
见道网 2025-08-04 14:26
  • 中国国家电网研发的光明电力大模型,如今在巴西的亚马孙雨林至塞拉多草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当地电网运维充当起 “智能守护者”,破解了诸多巡检难题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从亚马孙雨林到塞拉多草原,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打造的光明电力大模型,正成为守护巴西“电力生命线”的“智慧管家”。

在南美大陆,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简称 “国网巴控”)运营着总长超1.6万公里、杆塔达2.9万余基的输电网络,如同纵横交错的 “电力动脉”,为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核心城市输送稳定电力,支撑巴西经济社会发展与清洁能源转型。其中,穿越亚马逊雨林、塞拉多草原和大西洋沿岸山地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以2539公里长度成为全球同电压等级下输电距离最长的线路,其途经的多样生态环境与复杂地形,构成了高压电网安全运维的 “超级考场”。

“‘人工 + 直升机’的巡检方式效率低下,严重缺陷和危机缺陷漏报时有发生,且直升机成本高昂,郊区无网络还导致巡检员难以便捷获取巡检线路信息,巡视后的数据人工录入效率也很低。这些问题都成了威胁电网安全的‘隐形炸弹’。” 一位在巴西工作多年的国网巴控员工坦言。提升巡检质效、保障电网安全,迫切需要一场智能化、数字化的深刻变革。面对这一难题,国网巴控对多种人工智能技术路线进行严格筛选和对比测试,充分考量复杂环境下的技术适用性后,最终选择了国家电网自主研发的光明电力大模型。

作为中国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集成了海量电力文本、图像、视频、语音、时序、拓扑数据,内化了丰富的标准、规程、制度、规范等专业知识,被业内专家赞为能源电力领域“知识最全、参数规模最大、专业能力最强”的“超级专家大脑”。自2024年12月19日正式发布以来,该模型已覆盖国家电网总部和27家省级电力公司,在电网规划、运行、设备管理、作业管控、客户服务、经营管理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

经过大规模测试,光明电力大模型于2025年5月正式在巴西上线运行,国网巴控由此成为巴西首家部署此类输电智能运检平台的输电公司。该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标志着国网巴控输电巡检业务迈入 “数字化、智能化” 新阶段,为巴西复杂地理环境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说面向公众的通用大模型(如 DeepSeek)是“通才”,光明电力大模型则不仅是“通才”,更是精通电力全环节的“专才”。它具备强大的电力知识记忆理解、多模态融合分析(文字、图像、视频等)、复杂业务逻辑推理、基础数值计算、内容辅助生成等核心能力,能为电网规划、建设、运维、运行、客服等全链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转型的关键引擎。而将这一前沿的“国之重器”应用于万里之外的巴西电网,本身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

研发过程中,跨国团队克服了语言、时差及国内外业务标准差异等困难,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无缝融入本地体系,平台与国网巴控现有SGBOM生产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在不干扰原有业务的前提下新增输电智能运检平台,打通“设备台账 - 巡检计划 - 缺陷闭环” 全链条,统一巡视标准与缺陷库,显著提升了国网巴控输电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二是破解无网作业难题,针对巴西郊外网络薄弱的痛点,创新开发移动端离线作业功能,一线人员可在无信号区域完成数据采集、缺陷记录与工单处理,待有网络时一键同步,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数据“断联”问题;三是革新立体巡检模式,面对线路广布、环境复杂的挑战,构建“无人机高空巡检+AI 智能识图+人工精准复核”新模式,并引入国内领先的图像识别技术,高效处理海量图片,精准识别缺陷,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与质量。

如今,光明电力大模型已成为守护巴西“电力动脉”的科技之光,生动诠释了国家电网用先进技术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随着“平台 + 大模型”模式的深化推广,光明电力大模型必将点亮全球更多角落,为构建清洁高效的世界能源体系提供更具创造性的中国方案。(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王霞


评论

相关文章

互联互通

晶澳科技与菲律宾 Advance Prime Power深化合作

6天前

互联互通

1000公里铁路电气化升级!中伊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07-24

互联互通

中俄能源合作再添互动:戴厚良会晤俄罗斯能源部长齐维廖夫

07-23

互联互通

中国技术+埃及人才=泰达合作区成功密码

07-17

互联互通

中阿铁路合作新突破:阿塞拜疆铁路公司西安港项目启动

07-16

互联互通

28亿美元!中企投资乌兹别克斯坦创中亚新纪录

07-1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