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华电青海公司:荒漠焕“新” 巍巍昆仑映日辉
见道网 2025-08-18 16:37
  •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这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举
阅读本文需要
12 分钟

“巍巍昆仑,冰消雪融。”——这是2025年2月26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为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活动致辞的开场语。此时,雄浑峻伟、气势磅礴的昆仑山脚下,春寒料峭,阳光穿透云层,倾射峰峦,这个开场语既应时应景,又饱含深意。

背靠巍巍昆仑,面向茫茫戈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这个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应势而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一幅“荒漠焕新”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全速奔跑,拿下“五个全国之最”

“这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的讲话掷地有声,“项目创造了‘五个全国之最’纪录,对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一时间,位于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的这片“高冷”的“沙戈荒”,因大基地的开工建设而迎来了“高光”时刻。而在这“高光”的背后,是集团公司的鼎力支持和青海公司干部职工441个日夜的披荆斩棘勇毅冲锋。

自2023年11月28日青海省能源局启动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业主牵头单位遴选工作;到2023年12月6日以第一名的成绩在青海省多家央企中胜出,上报国家发改委;再到2024年8月明确了通道采用800万千瓦输电容量,完成了基地支撑调节电源、风光电规模的初步论证;再到2024年11月19日取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基地实施方案的复函;直至2025年2月11日取得国家能源局关于电源实施方案的批复,青海公司作为参加遴选中在青装机容量最小的单位,成功拿下了拥有“五个全国之最”的大基地。

如何能够以小搏大,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靠的是“中国华电”的强大支撑。

正如江毅董事长在开工活动致辞中所言,“中国华电始终将援青建青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把青海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域。”他先后两次到青海区域调研,按照“青海所需、华电所能”,从顶层设计对投资青海、布局青海、服务青海、发展青海作出部署安排。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全面指导和推进大基地方案编制和资源获取。

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公司加快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力度,项目核准/备案到开工转换率达到100%;尤其是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新增投产新能源规模位居青海省第一,超额完成政府下达的投资计划,充分彰显了“中国华电”信守承诺、言出必行、诺出必践,赢得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如何能够以质取胜,在众多竞争者中拔得头筹?靠的是“奋进文化”的力量凝聚。

“这么大的项目,关系着华电在青海的未来发展。”青海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刘宇峰回想起遴选方案的编制过程,“我们组织设计院进行封闭式方案编制,近10天时间里不见天日,白天连着黑夜,不断复盘和推演,与风电、光伏、电网、抽蓄、储能等各方专家对技术路线要素保障、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反复修改十余稿后,最终形成了一份2857页的遴选方案上报青海省能源局。经过总资产、经验业绩、建设安排、通道支撑、火电支撑、储能调节、技术创新、财务经济、生态价值、社会贡献等12项评分标准的严格“过筛”,青海公司成功取得业主牵头单位遴选评分第一名。

如果说,在青海省内取得业主遴选牵头开发权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在随后的大基地电源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审核过程中做出的工作则是繁复且艰巨的。2024年初,青海公司与水规总院、电规总院、中咨公司、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受端省份充分沟通衔接,经过各咨询机构多轮研究和评估,完成了大基地建设条件、保障要素、地类属性论证。“按照有关要求,我们与青海省能源局按照优化储能配置、提升基地经济性、综合新能源利用率并重的原则,经反复论证比选,形成优化方案后上报国家能源局……”这一年多,青海公司上下齐心协力,主动靠上去对接汇报协调,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先后进京汇报12次,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主持召开专题推进会议7次,负责发展工作的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全年出差151天,规划发展部主任刘宇峰和他的团队更是达到了197天。

同时,积极推动集团公司与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层会见14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就加快“青电入桂”外送清洁能源大基地建设,打造央地合作典范等事项进行对接洽谈;通过青海省两会等重要场合积极发出华电声音,以《关于加快柴达木(海西)沙戈荒风光电大基地及外送通道纳规建设,推动氢能产业协同发展的提案》等提案,进一步以行业角度助力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动青海省政府全力支持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送受端统筹”原则,在柴达木区域开展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建设,共同推进基地及外送通道纳入国家“十四五”中期调整规划。

这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组合拳”,成就了441个日夜的“星光不负”。

智治融合,只为“沙戈荒上起新绿”

青海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部署要求,以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活动为新的起点,把大基地建设作为青海公司的“一号工程”,高标准策划、高水平开发、高质量建设,全方位打造国内领先的沙戈荒治理、荒漠化土地利用与新型电力系统相结合的“示范基地”和“标杆典范”。

大基地建设之要,在于统筹落实

成立大基地推进工作专班,构建以规划为引领、基地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三位一体”推进格局,加强与各参与单位技术交流,围绕构建多级支撑的新能源供给体系、安全可控的特高压外送体系、持续稳定的电力消纳体系、扎实可行的规划选址体系、科技引领的技术创新体系、集约环保的生态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电源布局及建设方案,推进大基地电源项目整体可研报告高质量编制,确保年内完成大基地整体核准备案及投资决策。

“开工活动后,我们马上赶赴北京,配合青海省能源局与广西能源局进行电价机制协商,积极开展大基地综合电价测算工作”,青海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刘宇峰说,“与此同时,积极与国网青海公司对接大基地750千伏交流汇集建设及后续接入方案编制事项,推动国网青海公司加快大基地750千伏交流汇集系统前期工作。”

大基地建设之重,在于生态治理

大基地规划建设的风电、光伏及光热涉及用地面积约30万公顷,主要为戈壁荒漠,土类为盐化荒漠土和石膏荒漠土。在大基地建设过程中,将牢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实施“绿能+治沙”融合发展、“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治理布局和“光伏+沙漠治理+种植+景观”的综合发展模式,采用林光互补、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原生植被保护及补种等生态治理措施,固沙治沙,固沙绿化,以大基地开发带动生态治理,实现沙戈荒土地的价值倍增和永续利用。

“其中,‘点’就是选择光伏项目场区作为重点治理区打造新能源治沙示范点。‘线’,就是在各项目区贯穿生态修复带,通过植被措施和工程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面’,就是划定异地生态治理区,针对项目区特点选择合理的修复措施,增加综合植被盖度,实现面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青海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主任马志勇说,“我们将在大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大基地清洁能源与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生态治理融合创新模式,总结推广生态能源建设经验,打造生态治理精品示范工程。”

大基地建设之驱动,在于科技创新

青海公司将依托中国华电在新能源、氢能、储能、数智技术等方面创新优势,以“新能源+”模式积极推进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协同创新合力,突破高性能发电控制、多能协同广域发电监管、动态安全防护、本质安全可信等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自主可控核心控制底座,完成全国产多能协同发电控制和智慧运营系统在青海沙戈荒大基地示范应用,提高系统自主安全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从规划、生产、运维到排放的全环节监管和协同优化运行。

“结合大基地建设,将开展实施‘适应大基地协同运行的燃煤电站智能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新能源发电并网及主动支撑技术集中攻关’‘沙戈荒大基地安全可信数据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沙戈荒大基地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面向氢能产业的制储输用及氢电耦合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青海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表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集聚头部科技实力,推动新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共同守护好青海的蓝天白云、高山草场、三江之源,共同描绘好青海‘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美好图景。”

党建引领,主打“支部建在柴达木”

青海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支部建在‘链’上”“支部建在项目上”的鲜明导向,紧密围绕大基地建设,开展“支部建在柴达木”主题实践活动,让党旗在柴达木沙漠高高飘扬。

以一流党建打造大基地建设“红色引擎”

青海公司现有党员137名,占到职工总人数的35%,每3名职工中就有一名共产党员。坚强的党性是引领干部职工战胜高海拔、高寒、“沙戈荒”艰苦条件的关键。青海公司坚持大党建引领,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创一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引领和保障。

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抓实党委、党支部、班组等各层级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把学习“普遍原理”和“国企篇章”贯通起来,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与青桂两省区地方国企沟通,研究大基地开发模式、合作运营等重大事项,尽快组建外送大基地开发主体,选强配优班子团队。抓实党建联建共建、“岗区队”创建、党组织书记领衔项目,全力推动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化“三清”企业创建,加强廉洁理念宣贯,聚焦招标采购、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扎实做好集团公司党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全面落实巡视整改任务,建立巡视整改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巡视整改成果,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以乡村振兴带动央地合作“融合赋能”

始终将援青建青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结对帮扶都兰县为重点,推进产业援青、乡村振兴、文化赋能,汇聚央地携手同心、团结共进的强大合力。在已连续14年对口帮扶都兰县6320万元的基础上,2025年再捐赠1256万元,用于升级完善都兰县人民医院住院医技楼,改造提升都兰县柴兴村人居环境和文化活动场所、支持柴兴村艾草种植带动脱贫户就地就业、打造柴兴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持续充盈柴兴村“华电度度关爱积分超市”,购置补充兑换物品,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青海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展开大基地的规划图:“我们将在都兰县规划建设500万千瓦风电装机,“输”“造”并举,有效拉动都兰县及周边地区产业振兴和务工就业,帮扶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工作、稳定增收。”

以奋进文化凝聚大基地建设“精神内核”

青海是“两弹一星”精神的起源地。青海公司以华电奋进文化为内核,积极传承“两弹一星”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求实、创新、团结、奋进”核心价值,激励奋发“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气神,讲好“华电青海故事”,提升“中国华电”品牌形象,汇聚起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华电力量。

号角已吹响,奋进正当时。青海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部署,全局谋划,干字当头,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大基地高质量建设,让“中国华电”在巍巍昆仑映日生辉。(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企业宣传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相关文章

光伏

800MW!沙特拿下摩洛哥太阳能+储能项目

5小时前

光伏

100GW!印尼启动宏达光伏发展计划

5小时前

光伏

国内首个本征无储能离网光伏制氢项目开建!开辟绿氢生产新路径

6小时前

光伏

青海海北公司在雪域高原打造出板上发电+板下放牧的草原新生态

3天前

光伏

菲律宾太阳能发电厂项目开始动工

5天前

光伏

中国华能与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联手,签订200MW欧洲光伏项目合作

6天前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