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林草局传来喜讯,“十四五”以来,三北工程在荒漠化治理领域成绩斐然,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超2亿亩,书写了中国治沙的壮丽篇章。
我国荒漠化形势曾十分严峻,荒漠化土地达2.5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27%,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不过,近年来中国治沙成效显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重点治理区更是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达成了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20世纪末,沙化土地年均扩展34万公顷,如今已转变为年均缩减67万公顷。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较2000年下降约40%,植被平均盖度达20.22%,较10年前上升2.6%。近10年沙尘天气次数,较上个10年减少30%。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现了我国治沙工作的巨大进步。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长黄采艺介绍,三北工程是治沙功臣。“十四五”以来,该工程持续发力,不仅在生态治理上取得突破,还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牧草、经济林果、中药材、沙漠旅游等沙产业,沙区经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沙区年产干鲜果品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真正实现了绿富同兴。
三北工程的成功,是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人民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智慧与决心。它不仅为国内生态安全筑牢了屏障,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