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看点
一部发动机通全球------写在潍柴多元矿山动力亮相 BICES2025 之际
见道网 2025-09-26 15:05
  • 一家企业的生产力跃升,如何牵引一个国家基础产业的命运?潍柴动力以全系列自主矿山动力产品的体系化突破,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这不仅是关键参数的超越,更是一场从技术依赖到价值主导的深刻重构,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攀登全球价值链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阅读本文需要
6 分钟

个别卓越企业的生产力跃升,不仅能实现员工价值、消费者剩余与企业利润的三重增长,更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兴衰脉络......

在中国的重型机械领域,动力自主曾是一个遥远的目标。2025年9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展,潍柴全系列矿山动力产品体系化呈现,不仅标志着这个目标的实现,更预示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构。

从柴油到电动,从甲醇到气体机,潍柴用完整的技术矩阵证明:中国矿山动力已经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外部技术输血的独立发展路径。这条路径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突围的战略转变。

参数突破和体系重构

潍柴新推出的12M25柴油发动机,表面上是M系列家族的技术延伸,实则是潍柴在大型矿用动力平台化开发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1224Ps的最大功率、5116N·m扭矩,这些亮眼参数背后,是材料科学、燃烧技术、智能控制等底层技术的全面自主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潍柴M系列产品的大修周期突破20000小时,保养间隔达500小时,较依赖国外技术的同类产品提升30%以上。在新疆准东、内蒙古鄂尔多斯等极端工况矿区,搭载该系列动力的设备最长无故障运行时间超过25000小时——这些数据不是实验室理想值,而是来自矿场一线的真实验证。

技术自主性的价值在极端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自主温控系统与耐极端环境部件研发,潍柴矿山动力产品可在±50℃的环境下稳定运行,覆盖国内所有矿山作业场景。这种环境适应性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所能实现,而是需要基于本土环境特点的深度研发和持续优化。

潍柴技术工程师表示:12M25可靠性非常高,经过了10000小时的耐久考验,大修寿命达到20000小时!

生态构建

潍柴此次展示的不仅是发动机或电池等独立产品,更是覆盖"发动机-矿用动力单元-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的背后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价值逻辑的深刻演化:当核心部件实现自主可控,整机企业才能摆脱卡脖子风险;当动力系统与作业场景深度适配,矿山客户才能获得真正的运营效益提升。

在电动化领域,潍柴的CTB框架一体化电池采用独特的“4、6”层分层模块化设计,从电芯材料配方到结构设计均为自主完成。这种正向开发思路,打破了行业现有产品装配困难、维修不便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潍柴已经构建起从标准箱、单包大电量电池到CTB电池的完整产品系列,这种系统化布局使其能够为不同场景提供精准的电动化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三电领域,潍柴建成覆盖动力总成、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基地。这种全产业链布局不仅确保了供应链安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各系统间的高度协同,为整机企业提供了即插即用的动力解决方案。

始终坚持多元技术路径

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潍柴没有将低碳简单等同于电动化,而是坚持多元燃料技术路线同步推进。这种策略体现了对中国矿山作业场景复杂性的深刻理解——真正的自主,是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最合适的动力选择。

甲醇动力领域,潍柴推出的WP17TME、WP19ME、12M33ME、12M55ME等系列产品,功率范围覆盖250-1865kW。在突破甲醇燃烧控制技术难题的同时更解决了燃料腐蚀性等长期困扰行业的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煤矿等特定场景,甲醇动力的安全性优势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气体发动机方面,基于大马力气体机技术积累,潍柴推出了WP16NG、12M33NG、16M33NG、12M55NG等矿用产品,功率范围覆盖400-1716kW。这些产品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矿山客户提供了经济性突出且清洁环保的动力选择。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潍柴在2022年推出的国内首款全自主甲醇增程混动总成系统已实现批量应用,实际运行经济性较同排量柴油机提升40%以上。

成本优势向综合效益的跃迁

自主可控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客户效益来体现。潍柴纯电动矿卡动力累计运行时长已超100万小时,帮助客户降低66%运营成本。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产品可靠性、经济性和服务保障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内蒙古某大型露天煤矿,搭载潍柴M系列动力的矿用自卸车实现了连续18个月无大修运行,出勤率达到98%以上。

这种价值的转变正在重构矿山装备行业的竞争格局。当中国动力品牌能够提供不逊于进口产品的性能指标,同时具备更优的经济性和服务保障时,客户的选择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引领整个行业生态

潍柴矿山动力的发展路径,代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样本。从最初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如今的自主创新、超越引领,这是一家企业的成长史,更是一个国家产业体系成熟的缩影。

目前,潍柴已与国内主要矿用设备制造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装备自主化进程。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正在打破过去各自为战的产业格局,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为纽带的产业生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潍柴动力用实力证明:当中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就能在全球高端装备领域发出最强音,这不仅是潍柴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业整体崛起的缩影。


评论

相关文章

精彩看点

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丨2025品牌盛会山推斩获四项行业大奖

1天前

精彩看点

BICES 2025用户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3天前

精彩看点

BICES 2025开展第三天,现场展商用户深入交流,观众热情不减

3天前

精彩看点

央视新闻:出海模式升级 工程机械产品前8月销量同比增超10%

3天前

精彩看点

科技赋能 装备美好 | 雷沃重工多款明星产品荣登“2025工程机械行业TOP10年度榜”

4天前

精彩看点

展会现场 | 思灵机器人(Agile Robots)亮相第二十五届工博会,等您聊技术,对方案!

5天前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