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披露最新经营数据,其在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领域新签合同额突破4153亿元,创下近年来该业务板块同期签约规模新高,彰显企业在清洁能源与智慧能源赛道的强劲竞争力。
从合同构成来看,这4153亿元订单涵盖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综合智慧园区、分布式能源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光伏与风电项目仍是核心支柱,合计占比超60%,涉及国内多个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如新疆、内蒙古等地的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以及沿海省份的海上风电项目;储能与氢能相关合同占比约15%,包括多个“新能源+储能”配套项目及氢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中国能建在新型储能技术落地与氢能产业链布局上的突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占比约25%,涵盖工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城市智慧供能、零碳社区建设等,典型项目包括某国家级经开区的综合能源服务工程,可实现区域内电、热、冷多能互补,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2%以上。
从地域分布看,国内市场贡献了约80%的合同额,重点集中在“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需求迫切的华北、西北及华东地区;海外市场占比约20%,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如越南某光伏电站EPC项目、沙特阿拉伯某智慧能源园区项目,既输出中国新能源技术与标准,也助力当地能源转型。

中国能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同额突破4153亿,得益于企业“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商”定位的精准落地。在技术层面,企业依托新能源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全产业链优势,可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模式层面,创新推出“开发+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吸引了大量地方政府与产业园区合作。目前,已有超30%的签约项目启动前期筹备,预计年内将有半数项目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投产后每年可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超5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0万吨。
业内分析指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市场需求持续释放。中国能建此次大额签约,不仅巩固了其在国内基建领域的地位,也为后续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同时将带动上下游光伏组件、风电设备、储能电池等产业发展,形成千亿级产业链联动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在4153亿签约项目中,多个项目融入“数字化+绿色化”双轮驱动理念,成为技术创新的典型样本。例如,内蒙古某40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将搭载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智慧光伏管控平台”,通过AI算法实时优化光伏板倾角与储能充放电策略,预计可提升电站整体发电效率8%-10%;广东某氢能产业园项目,除建设制氢、储氢基础设施外,还将同步搭建氢能全链条监测系统,实现从氢气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流程数字化追溯,为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在项目推进保障方面,中国能建已针对签约项目建立“分级管控+区域协同”机制。总部层面成立新能源项目专项工作组,统筹技术标准制定与资源调配;区域公司则组建本地化项目团队,对接地方政策要求与施工需求,确保项目合规推进。同时,为应对新能源项目建设中的供应链挑战,企业与国内20余家核心设备厂商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锁定光伏组件、风电主轴、储能电芯等关键物资供应,保障项目施工进度不受供应链波动影响。关键词:新能源新闻,新能源资讯网
从长远影响来看,这批4153亿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夯实中国能建在新能源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按照规划,未来3-5年,这些项目将陆续建成投用,累计可带动超10万人就业,推动国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升级,同时为中国能建拓展海外新能源市场积累实践经验——目前企业已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成立新能源区域中心,依托国内项目的技术与管理经验,针对性开发适配当地气候与能源需求的解决方案,加速全球化布局。(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