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在阿斯旺与红海地区同步投建总容量达1500兆瓦时的独立储能电站,目标在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42%,2040年发电量65%来自清洁能源。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中东能源转型的关键提速,也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参与全球能源结构重塑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距离开罗以南800公里的阿斯旺沙漠深处,两座总容量达1500兆瓦时的独立储能电站正在建设中。这是埃及政府迄今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由国家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主导,联合阿联酋AMEA Power等国际资本共同推进。
项目选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阿斯旺拥有全球顶尖的太阳能辐照资源,而红海沿岸则具备开发海上风电与光储一体化项目的天然优势。埃及电力部长马哈茂德·伊斯梅特表示,这两座储能站将直接接入国家电网,重点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供电难题,特别是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保障电力供应稳定。
目前,其中一座电站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配套的600兆瓦时电池系统由AMEA Power承建,与邻近的1000兆瓦阿布多斯二期光伏项目形成光储协同示范工程。另一座位于红海州的项目则聚焦长时储能技术应用,被视为埃及实现长期清洁能源目标的关键举措。
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埃及正以储能加可再生能源的双轮驱动模式抢占先机。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中东地区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25%,埃及凭借丰富的光照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强力政策支持,已成为该区域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截至2025年底,埃及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8.5吉瓦,其中光伏和风电占比超过70%。但受制于储能技术瓶颈,新能源消纳比例长期徘徊在35%左右。此次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引入,不仅可将光伏发电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更有助于平抑电网波动,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并网创造条件。
对中国企业而言,埃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蕴含着重要机遇。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已在北非设立分支,华为数字能源则通过与当地运营商合作,输出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然而,中国企业参与埃及项目仍面临多重考验:一方面,阿联酋、沙特等海湾国家凭借资本优势积极参与,AMEA Power等本土企业加速技术本土化进程;另一方面,埃及政府对项目本地化率要求严格,规定外资企业须与本土承包商成立合资公司,并优先采购埃及生产的组件。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需要审慎应对。随着美国对中东能源转型持续关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逐步落地,中国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重视国际规则与标准的适应。埃及电力部官员表示,欢迎所有合规投资,但项目必须符合环境、社会和治理国际准则,这是未来参与全球能源合作的重要条件。
埃及总统塞西在近期举行的非洲气候峰会上宣布,该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投入超过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储能领域占比超过三成。除阿斯旺和红海项目外,多个光储一体化综合体正在尼罗河三角洲和西奈半岛加速推进,目标构建覆盖全国的智能微电网体系。关键词:储能能源最新资讯、储能新能源新闻
对有志开拓中东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埃及既是重要市场也是区域支点。通过与埃及电力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参与储能系统集成、运维服务及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设计,不仅能够积累高端市场经验,更能以此为基点辐射整个非洲大陆。行业分析师指出,埃及正在推动中东能源转型的深入发展,而在这场储能革命中把握机遇的企业,有望在全球绿色价值链中占据重要位置。(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新能源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