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为光伏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带来了显著的业绩提升,更推动着企业价值的全面重构。
业绩与股价的双重提振
近期,光伏企业的储能业务频频爆单。11月4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天合储能与Pacific Green签署涵盖5GWh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的合作备忘录。此前,天合光能已经公告了多笔储能大单:10月30日,天合储能与某欧洲区域客户签订了超1GWh的储能产品销售合同;9月10日,天合储能分别与中国、拉美、亚太三大区域的三家客户签订了合计2.48GWh的储能产品销售合同。
“目前看,全球储能市场仍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在此背景下,天合光能今年储能的出货目标是8GWh,明年出货量目标规划为在今年的基础上基本翻番。”在今年三季报的业绩说明会上,天合光能透露目前公司已签单的海外订单超10GWh,并表示未来还会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签单力度,支撑储能业务规模扩张和盈利质量提升。
储能爆单的不止天合光能。阿特斯在三季报中披露,2025年1-9月,公司大型储能产品出货达5.8GWh,同比增长32%,其中第三季度出货达2.7GWh,同比增长50%。“储能板块为公司第三季度整体业绩做出了突出贡献。”
晶科能源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前三季度储能系统发货3.3GWh,发货量持续保持高增长。目前,公司拥有12GWh集成和5GWh电芯产能,储能团队已超过千人。在晶科能源看来,储能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相比于光伏组件巨头,逆变器企业的储能业务更加亮眼。固德威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7.57%,超出市场预期。东吴证券研报测算,报告期内固德威储能逆变器营收在7-7.5亿之间,出货约7.8万台,其中第三季度出货约4.5万台,环比增长约86%,毛利率维持在43%左右。

阳光电源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储能发货同比增长70%,且有信心完成40-50GWh的储能出货目标。受益于储能业务的爆发以及光伏逆变器业务的稳健增长,阳光电源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三季报,股价也连创新高。截至11月6日收盘,阳光电源总市值达到4258亿元,自8月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89%。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光伏板块持续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已经由此前的反内卷变成了储能。近五个交易日,涉及储能概念的东方日升、德业股份、天合光能、上能电气的累计涨幅分别达到22%、20%、17%、14%,全面领跑光伏板块。储能市场的高景气,正重新定义光伏企业的市场价值。
需求与政策的双重加持
从需求端来看,当下的储能像极了2021年的光伏,储能系统成本的大幅下降正引领行业全面进入爆发期。
国内市场方面,根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5年1-9月实际储能系统需求达到321.2GWh,同比增长178%。
海外市场方面,EUPD预计2025年欧洲前19大市场的新增储能装机容量有望达35.3GWh,同比增长超过75%;根据Wood Mackenzie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美国新增储能装机15.8GWh,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214%,全年指引达到52.5GWh,同比增长45%。
过去两年,储能系统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经济性大幅提升。兴业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储能型磷酸铁锂价格从2023年1月的15.8万元/吨下降至2025年8月的3.29万元/吨,降幅达到79%。受此影响,储能系统价格大幅降低,以国内招标为例,2h锂电储能系统价格从2023年1月的1.35元/Wh降低至2025年7月的0.48元/Wh,降幅达到64%。据兴业证券测算,当弃光率高于5.8%时,配备储能系统的IRR更高,经济性更好。

除了成本下降,同样离不开政策推动。国内方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和“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约9500万千瓦。
国外方面,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十余倍增长,以配合其45%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保障电网稳定和灵活调度。
“明年全球储能市场我们认为还会保持较高增速,大约40%-50%。一是新能源配储的需求在增加,二是部分海外电网的服役周期很长,从电网安全稳定性角度也有配储需求,三是用户侧市场在政策带动下比如欧洲动态电价的出台需求也在爆发。”阳光电源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分析称,在新能源达到一定比例后,需要靠储能来平衡,储能增加后又给新能源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新能源和储能基本上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逻辑,这个逻辑也一直在欧洲、美国、亚太等很多市场演绎。
AIDC的广阔空间
除了光伏配储以外,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对于储能市场需求的提振同样不可小觑。微软CEO纳德拉此前表示,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问题并非算力过剩,而是电力供应不足。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正成为用电大户。过去十年,美国年均电力消费基本稳定在3900TWh上下,2024年全年电力消费3937TWh,估算数据中心用电量达到142TWh,占比3.6%。而随着AI推动AIDC规模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23TWh,占比超过8%。
据招商证券分析,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放大了AIDC的高负荷密度和波动性特征,供电问题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挑战,大量项目因为并网问题排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美国在运营AIDC规模为34.7GW,目前排队并网项目规模达到100GW。因此招商证券认为,储能系统或成为未来AIDC标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举办的OCP大会上,英伟达发布的技术白皮书《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800 VDC架构》明确了AIDC配储的必要性以及下一代配电方案:“储能是电力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主动组件”。

“我们认为AIDC将成为未来全球储能需求增长的重要增量场景之一。”华泰证券在研报中预计,2025年美国本土AIDC可能有12GW以上并网,明后两年基于产业对于卡数的预期,推算对应数据中心装机量20-30GW/年。而根据GGII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将突破69GWh,到2030年将增长至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率超过80%。关键词:国内新能源最新消息,新能源新闻,新能源资讯网
储能产业的爆发正在重塑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价值评估体系。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电力稳定供应需求的不断提升,储能已从辅助角色跃升为能源系统的关键环节。对于光伏企业而言,抓住储能发展机遇,不仅意味着业绩的短期提振,更关乎企业在未来能源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在需求与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储能正成为推动光伏企业价值重构的重要力量,开启新能源发展的新篇章。(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