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迪拜水电局(DEWA)正式启动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第七期IPP招标,这一规划装机2000兆瓦光伏、配套8400兆瓦时储能的超级项目,凭借全球顶尖的规模体量与技术要求,迅速成为全球新能源赛道的焦点战场。来自世界各地的49家能源巨头已提交兴趣函,其中具备全产业链优势的中国企业,携高温适配技术、长时储能方案及大型项目经验强势入局,成为竞标核心力量之一。
作为迪拜“2050清洁能源战略”的关键支撑,该项目采用独立电力生产商(IPP)模式,配套的储能系统以1400兆瓦功率、6小时持续放电设计,将彻底破解光伏发电波动性难题,实现清洁电力的稳定供应。项目建成后,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总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突破8060兆瓦,为迪拜实现36%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筑牢根基,同时推动阿联酋向2050净零排放愿景加速迈进。迪拜年均3500小时的超长日照与2200 kWh/m²/年的高辐射强度,为光伏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但夏季超50°C的高温、频繁的沙尘暴也对设备可靠性与耐候性提出了严苛考验。

此次招标中,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尤为突出。依托在迪拜及中东市场的多年深耕,中企已形成一套适配沙漠极端环境的成熟解决方案:华为的AI除尘逆变器可将组件衰减率减半,晶科能源的“沙漠智能组件”具备超强防尘耐温性能,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液冷储能集装箱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特变电工的特高压电缆可抵御盐雾侵蚀。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大型光储项目的全链条整合能力已得到实战验证——此前由中国企业承建的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第四期项目,作为全球最大光热光伏复合电站,已实现24小时持续供电,累计发电量超66.8亿度,减少碳排放约300万吨,充分彰显了中国技术在超大型清洁能源工程中的可靠性。
事实上,迪拜水电局此前已组织代表团专程访问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等中国企业,深度考察技术实力与项目落地能力,为中企参与竞标奠定了良好基础。除技术硬实力外,中企在成本控制、本地化合作方面的优势同样显著: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中国光伏组件与储能设备在全球市场具备成本竞争力,而在阿布扎比PV3等项目中积累的本地化用工、技能培训经验,也将助力中企更好地满足迪拜的项目要求。目前,招标已进入关键阶段,DEWA已向通过资格预审的企业发出正式《招标书》,中标结果预计于2026年初揭晓,项目计划2029年底前实现并网发电。
这场全球能源巨头的巅峰对决,不仅关乎单一项目的归属,更将影响中东新能源市场的技术标准与格局重塑。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此次竞标既是拓展海外高端市场的重要契机,也是展示“中国智造”实力的舞台。若能成功中标,将进一步巩固中企在全球光储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中阿绿色丝绸之路合作再添重磅成果。随着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迪拜这一超级项目的推进,也将为极端环境下光储一体化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加速全球清洁能源替代进程,书写沙漠能源革命的新篇章。(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