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近日公布其光伏制造本土化计划取得重要进展。该经济区主席Walid Gamal El-Din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三座新建光伏制造工厂将自2025年12月起陆续投产,这一系列项目将显著提升埃及在太阳能制造领域的自主生产能力,标志着该国在构建完整光伏产业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明确投产时间表,构建完整产业链
根据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公布的详细规划,三座光伏制造工厂将分阶段投入运营。首座工厂将于2025年12月正式启用,第二座工厂计划于2026年3月投产,第三座工厂则定于2027年上半年竣工。这一明确的时间安排展现了埃及推动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发展的坚定决心。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正在全力推进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的全产业链本土化战略,计划覆盖从玻璃、电池片到完整组件的所有制造环节,以此提升埃及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自主发展能力。

中资企业深度参与,成为建设主力
在这三座重点工厂中,中国企业扮演了关键角色。即将于12月投产的首座工厂与博达新能的投资项目高度吻合。据悉,博达新能于2024年12月在苏伊士中埃泰达经贸合作区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额达1.5亿美元,规划建设2GW光伏电池生产线和3GW组件生产线。另一座由新霖飞投资建设的工厂已于2025年6月奠基,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这个总投资2亿美元的光伏综合体项目一期将建设两座全产业链工厂,每座工厂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年产能均为2GW,充分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光伏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投资力度。
跨国合作多元布局,完善产业生态
第三座工厂由Atom Solar Egypt牵头开发,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合作联合体。该联合体成员包括中国的晶澳太阳能、阿联酋南方全球公用事业公司、巴林英飞尼迪资本以及埃及本土的AH工业管理公司。该项目预计2027年上半年完工,规划年产2GW太阳能组件和2GW太阳能电池,并创新性地配套建设1GWh储能系统,这种光储结合的方案进一步丰富了埃及新能源产业的业态结构,为未来电网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这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将有效增强埃及本土光伏制造能力,助力实现该国电力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同时,这些项目也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合作模式。随着这些制造基地的陆续投产,埃及有望成为北非地区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并对周边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产生积极的辐射效应。预计到2027年全部项目投产后,埃及将形成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为其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新能源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