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
34亿元风电订单落地!中建三局六局拿下青海海西200万千瓦风电工程
见道网 2025-11-28 11:25
  • 项目将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建设421.2公里集电线路,连接320台风机,直面高寒缺氧等极限施工挑战
  • 该项目将在青藏高原铺设421公里集电线路,采用数字化施工等先进技术,突破极端环境限制,助力中国能源战略在"世界屋脊"落地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在青藏高原的辽阔天际线下,一场绿色能源建设的硬仗即将打响。近日,中建三局与中建六局第一建设公司成功中标青海油田海西20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集电线路工程,这份总值超过34亿元的订单,将让两家建筑央企在"世界屋脊"上展开一场技术与毅力的较量。他们将在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中,铺设总长421.2公里的能源动脉,将320台风电机组产生的清洁电力高效汇集,这项工程不仅考验着中国建造的硬实力,更将为中国能源转型谱写新的篇章。

高原施工面临多重考验

这个位于青海海西的风电项目,堪称对中国基建实力的全方位检验。施工团队不仅要常年应对高寒、缺氧、强风和大温差的严酷环境,还要克服机械效率下降、人员体能不足、混凝土养护困难等现实难题。在每年仅有的短暂施工窗口期内,他们需要新建80回35千伏线路,完成421.2公里集电线路的铺设工作。这项工程犹如为风电场构建一个庞大的"神经系统",其路径规划、电磁平衡、防雷接地等系统复杂程度远超普通输电工程。更关键的是,在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从土方开挖到架线作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恪守环保红线,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精妙平衡。

中标背后的核心优势

面对如此艰巨的工程挑战,中标结果背后体现的是企业深厚的技术积淀。中建三局和中建六局凭借在极端环境施工领域的丰富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高原施工专项体系。从特种机械选型、人员阶梯式适应性训练,到低温混凝土配方、高风速精准吊装方案,这些经过多个重大项目实践检验的"技术宝典",构成了企业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两家企业依托强大的全球采购与物流网络,能够确保在偏远地区仍能保障数百公里电缆塔材的优质稳定供应,这种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是项目如期履约的根本保障。

精细管理确保工程品质

在这个技术复杂的巨型工程中,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完全无法满足要求。中标企业将BIM、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深度应用于工程全周期管理。在施工前,通过精确的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有效优化方案、预防潜在风险;在施工过程中,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精准管控;

项目竣工后,更能交付与实体高度对应的"数字孪生"模型,为业主后续的智能运维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直接提升了工程品质,更显著降低了项目运营维护的整体成本。关键词:风电新能源、风电新能源新闻

这个总投资34亿元的能源项目,既是对中国基建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建筑企业在极端环境下综合施工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随着工程的推进,这条蜿蜒在青藏高原上的绿色能源"主动脉",必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新标杆,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重要力量。(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新能源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相关文章

风电

广晟数算源网荷储项目中标 :水电十一局+中国石油联手打造能源新标杆

4小时前

风电

风起黎平山水间,华润黎平高孖风电项目开工

1天前

风电

大金重工43.8亿元投建唐山风电基地

3天前

风电

风电领域新动作 塔筒龙头牵头建设河北950MW重点风电工程

3天前

风电

总投资6亿元!远景能源大兆瓦智能风机制造基地开工建设

3天前

风电

中电建华东院2542万元中标中广核500MW海上风电项目

4天前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