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浅析古代门阀制度
见道网 2020-07-03 11:02
  • 古代中国的阀阅制度,最鲜明特征就在于按门第高低选拔任用官吏,其中士族免徭役,婚姻按门第等特征,都是从士族阶级逐渐派生出来的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何谓阀!何谓阅呢!中国古代官宦人家为彰显自己的业绩,在大门外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意味着建有功劳;右边的叫阅,象征经历久远,世代官居高位,即用来张贴功状。门阀,字面解释就是门第阀阅,累代权势显赫的世家大族。因此,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形成

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东汉建立者刘秀,建国后大封功臣,这就造就了第一批的豪门贵族。

发展

东汉后期,农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严重。造成了一大批的大地主。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农民大量破产,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虽然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但是实质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魏的军屯和民屯制度,也只是暂时缓解了当时的矛盾,但是最后还是由大地主、大豪强接收。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门阀制度发展的另一个体现,就是魏的选拔人才制度,九品中正制度,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统治阶级完全被大地主、大豪强所控制。

巅峰

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大地主、大豪强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有时候皇帝也不得不受控于大地主、大豪强。他们在国家的经济、政治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特殊的地位,造成了一大批的奢侈淫逸之徒,这就为门阀制度的没落埋下了种子。

没落

隋唐时期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当政者大力打击门阀士族,为提拔寒门之士,而采用科举制度,科举的兴起,促使了门阀制度的没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门阀制度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门阀制度也体现了当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士族之间利益的某种权衡。(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传承栏目编辑/贺玉婷

评论

相关文章

人文

中阿共建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助力阿联酋打造沙漠农业标杆

07-16

人文

中国方案在中亚开花结果:从铁路到棉花,合作共赢新图景

07-14

人文

从爪哇到加里曼丹:印尼迁都背后的地理困局与战略突围

07-02

人文

世界秩序重构: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国悖论的文明如何抉择?

06-30

人文

特高压+智能电网:中国电力网络如何连接世界?

06-27

人文

味蕾新丝路:中亚班列

06-23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