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你知道风筝的来历吗?
见道网 2020-07-24 17:54
  • 从古至今,风筝受到很多人喜欢。按传统的观念,放风筝最好的时节是农历二三月,此时大地回春,柔和的春风比较好控制风筝。风筝,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东周时期就已经诞生了,传说是墨家的祖师墨翟最先制作,后来鲁班使用竹子等材料进行了改进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相传墨翟最开始制作了一只由木头制成木鸟,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在空中飞了一天掉落了下来。这就是人类能找到的最早的风筝的起源。

后来墨子把风筝制作的方法教给了自己的学生鲁班。在历史典籍《墨子·鲁问篇》里记载,鲁班延续了师傅墨子对飞鸟的理想和设计,抛弃了木头的材质,而是采用了更轻的竹子作为骨架。

鲁班将竹子劈成薄片,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这只木鹊在天上飞了三天。鲁班擅长制作攻城的武器,木鹊被发明出来以后被采用到了攻城中。在《渚宫旧事》里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

风筝也曾经被用在战争中,在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就曾经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

在之后与项羽的垓下之战中,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韩信使用牛皮制作了风筝,安置上了竹笛,风筝迎风作响让刘邦的军队在竹笛的笛声中,集体高歌楚歌。项羽在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之后,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导致士气涣散。这也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五代时期,南朝发生“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围困,就曾放风筝向外求援,但是这只风筝被叛军发现,被射了下来。

风筝起源于中国的东周时期,经过历代的发展,成为了大家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其实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古希腊人也发明了风筝,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失传。公元十三世纪,也就是元代的时候,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返回欧洲时,也把风筝的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

也就是说,风筝是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怎么样,中国古人是不是很有智慧呢?(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 )见道网传承栏目编辑/贺玉婷

评论

相关文章

人文

中阿共建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助力阿联酋打造沙漠农业标杆

07-16

人文

中国方案在中亚开花结果:从铁路到棉花,合作共赢新图景

07-14

人文

从爪哇到加里曼丹:印尼迁都背后的地理困局与战略突围

07-02

人文

世界秩序重构: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国悖论的文明如何抉择?

06-30

人文

特高压+智能电网:中国电力网络如何连接世界?

06-27

人文

味蕾新丝路:中亚班列

06-23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