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中交三航局:中国最长打入桩扎根海底高达134米!
见道网 2021-06-09 11:23
  • 该项目的建造主在完善电力设施,保障当地的居民用电,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2021年6月6日,在风急浪涌的浙江省苍南县东部海域上,随着打桩船“雄程3号”第1223次落锤,三航局承建的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工程第25号机位最后一根钢管桩成功插入海底。

“项目25号机位的6根钢管桩长达134米,创我国打入桩长度之最,打设起来难度非常大”,项目经理桂延德介绍说。与陆地施工不同,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36千米,海上沉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决定打入桩打设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打桩船和运桩驳的稳定性,但风力一旦超过7级,便难以保证打桩船在吊装钢管桩时的稳定性,安全风险系数飙升。涌浪过大,施工船舶的根基也会不牢,作业人员光是站在甲板上就能感受到左摇右晃,想在将134米的“定海神针”精准插入海底,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自然因素给桩基作业带来的挑战,项目部决定先从解决现场风浪的影响入手,走出一条突破风浪“包围圈”的路子。等待最佳窗口期到来是此次桩基施工首要条件,经过对海况的观察,项目团队将现场海浪涌动的波幅进行精确计算,趁着“一波将平,一波未起”的间隙,抓住风浪稳定的最佳时机进行桩基吊装、稳桩、打桩。这种见缝插针的施工方案在首次实施中就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施工新闻、工程建设新闻

如今,项目部与海浪的“对抗”中,逐渐找到了又快又稳施工的路子。在25号机位沉桩时,建设者们只用12个小时就完成了3根“134”米钢管桩沉桩任务,并且经桩位核验,所有桩位和标高的偏差值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据悉,该项目完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12亿度,可供48万家庭使用一年,并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将有效助推温州苍南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邢文涛、设计/夏长旺

评论

相关文章

风电

Nordseecluster项目埃姆斯黑文港奠基,德国最大海上风电建设启航

16小时前

风电

中国海上风电迈向深远海:三峡青岛3000MW项目刷新全球离岸距离纪录

17小时前

光伏

新疆乌尔禾工业园区发力光伏全产业链,两大制造项目招商总投资70亿元

21小时前

储能

埃及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挪威Scatec与阳光电源重磅投资落地

21小时前

新能源

上海电力大手笔加码新能源:37.8亿投建上海50万千瓦海上光伏,22.6亿布局黑龙江风电

1天前

光伏

各地“136号文”实施细则陆续出台,光伏投资迎来政策新格局

2天前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