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
鏖战乌鞘岭,三代隧道见证铁路发展历程
见道网 2021-06-17 15:13
  • 七十年沧海桑田,中国中铁人前赴后继、锐意进取,以更加智能高效的技术手段,在茫茫乌鞘岭上铸就了一座座不朽丰碑,让丝绸之路恢复昔日荣光的同时,也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持续贡献着中铁智慧和力量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乌鞘岭作为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和关中平原地区进入河西走廊的东大门,也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交通要冲,它连同山下的古浪峡谷并称为丝绸之路的门户。

这里高寒缺氧、空气稀薄,主峰海拔3562米,年均气温-2.2℃,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自然环境恶劣。史籍中对乌鞘岭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而且乌鞘岭地质情况复杂,断裂带多,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正在修建中的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简称“兰张三四线铁路”)则要横穿这片崇山峻岭。其中,由中国中铁所属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的新乌鞘岭隧道便是实现这一宏伟壮举的关键。

第一代乌鞘岭隧道

在那个肩扛手抬的年代,3万筑路大军虽然英勇,却受制于落后的技术,不得不采取展线的形式,让兰新铁路在山涧绕来绕去翻越乌鞘岭。7座越岭隧道中,最长的乌鞘岭隧道只有967.8米,于1953年开工建设,第二年5月建成,虽然无法和今天动辄数千米的隧道相比,但在当时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第二代乌鞘岭隧道

2003年动工建设的第二代乌鞘岭隧道(即兰新铁路兰州至武威二线乌鞘岭隧道),全称“乌鞘岭特长隧道”,为单洞单线设计,全长20.05公里,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长隧。虽然大量采用了机械化作业,但很多机械设备还依赖于进口,没有完全实现国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与现在相比还不够高。

乌鞘岭特长隧道在多达十几个工作面同时作业的情况下,历时三年多于2006年8月实现隧道双线开通。列车以140公里的速度穿越乌鞘岭仅需15分钟。

第三代乌鞘岭隧道

2019年开工建设的第三代乌鞘岭隧道,全称“新乌鞘岭隧道”,位于既有乌鞘岭特长隧道东侧偏上,呈平行之势,是兰张三四线铁路控制性工程,设计时速250公里,全长17.125公里,最大埋深952米,计划工期4年。

该地段岩质软弱、岩体破碎,存在多种地质风险。中铁三局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环保理念,处处彰显科技含量。施工采用悬臂掘进机、湿喷机械手、自行液压仰拱栈桥、衬砌台车等高精尖国产化机械设备,实现了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管理过程引入BIM建模、VR体验、智能监控等先进技术,确保了安全质量可控。其中,自主研发的激光断面扫描程序能够有效监控开挖过程中整个隧道的收缩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提醒施工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由于隧道地处生态保护区,中铁三局建设者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施工的废水,我们新建污水处理站加以净化。另外,我们利用既有的斜井,减少了开挖,同时在各个洞口植树绿化,减少水土流失。所有隧道里出来的砟子,我们全部运到保护区之外的弃砟场存放。”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一带一路栏目编辑/田增鹏

评论

相关文章

施工

中国土木工程承包孟加拉国港口大体量疏浚工程

2天前

施工

九江港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03-21

施工

甬舟铁路再添新翼!一座公铁两用大桥正式开工

03-19

施工

连云港田湾核电8号机组吊装成功,双机组进入安装调试新纪元

03-15

施工

预计2026年投产!国网北京启建500kv变电站项目

03-14

施工

江苏加速交通基建升级:2200亿元投资助力铁路、公路与航空全面发展

02-22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