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
北京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新起点
见道网 2022-03-10 15:36
  • 到2023年底,铁路和公路运能规模可达1500万吨,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北京起点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瞄准首都物流高地的发展目标,平谷区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新项目建设。首都食材共配中心、动态储备暨流通加工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功能。这里还将开通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东盟水果班列,到2023年底,铁路和公路运能规模可达1500万吨,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北京起点。

2022年3月8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平谷区的农副产品绿色智慧供应链基地看到,载着冷链食品的大货车正在平台上卸货,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库房要过“五关”,包括质量检验、入境检疫、核酸检测、消杀、溯源管理等环节,同时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所有批次商品都出具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物品消毒证明和检验检疫证明,确保冷链系统安全。

“对于车辆、货品外包装,我们会进行4次消杀:进入基地前进行第一次消杀,在冷库装卸口进行第二次消杀,卸车后在冷库内对外包装进行第三次消杀,货品出库送往市场前进行第四次消杀。”运营冷库的北京康安利丰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冷链库房附近,还有一些新项目正在建设。其中,首都食材共配中心预计年内完成建设,建成后,将通过使用传送带、穿梭车等自动化输送设备加快周转速度,可实现年蔬菜周转能力3万吨,冷冻肉类储备能力5000吨,年配送能力25万吨,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农副产品动态储备暨流通加工中心已经启动地基施工,建成后将划分冷库、常温库、分拣整理等功能区,通过高位货架、托盘等标准载容具,可以达到近1万吨的蔬果储备能力,大大提高农副产品的储藏、加工能力。同时能与共配中心有效联动,实现由共配中心直接配送到社区销售终端。

“农副产品绿色智慧供应链基地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20万吨的高品质、全品类且供应稳定的农副产品,进一步提升生鲜农副产品的储备能力,缓解突发事件对城市应急物资保障的压力,同时满足首都人民对食品的高质量追求。”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北京市赋予的“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平谷区提出了建设“高大尚”平谷的发展目标:“高”就是农业高科技,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大”就是物流大流量,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首都物流高地;“尚”就是休闲的新时尚,拥抱新消费、新生活,打造世界休闲谷。

作为物流大流量的主战场,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建设。预计到2023年,北中南三个场区全部建成并投用。其中北场区将建设铁路口岸功能区,开通中欧班列和中亚班列、东盟水果班列,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北京起点,届时铁路和公路运能规模可达1500万吨。关键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新闻、一带一路工程

从远期看,预计到2030年,平谷区将启动铁路线北延至大秦线和货运外环线工程,使京平物流枢纽完全融入国家铁路网,向北联接京通、京承线,直达莫斯科;向南联通京广、京九、京沪线,直达东南亚及中亚地区;向西京平高速直达首都机场,京包铁路线直达蒙古;向东京平蓟津高速直达天津港、京唐港。届时铁路运能可达到1500万吨,加上周边公路运能,可承载的运能为4000万吨,约占全市1/6。(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一带一路栏目编辑/徐宁

评论

相关文章

互联互通

270亿框架协议奠基!土阿共推可再生能源四倍扩容计划

2天前

互联互通

中国基建企业全球市场连获突破,多领域合作彰显国际竞争力

3天前

互联互通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签约秘鲁塔克纳公路项目

3天前

互联互通

中国与中亚合作迈向新高度:共建“一带一路”孕育区域发展新机遇

3天前

互联互通

明阳智能宣布20亿美元苏格兰建厂计划

4天前

互联互通

中建中标海外四国项目,一带一路基建合作再结新果

10-1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