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对自然界的动能的利用只有风能和水能,直到蒸汽机发明以后,才有效将热能转化为动能。中国古代发明的水排就是通过水轮、转轴、曲柄等将水流动的势能转化为可以用以生产的动能的机械,从而极大程度上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水排是杜诗在东汉时期发明的利用水能鼓风冶铁的机械。在此发明之前,冶铁鼓风多由人力或者畜力推动。水排的发明实现将水流的力量转化为机械动能,从而带动鼓风的皮囊,并且能够通过控制水流速度调节鼓风的速度,提供持续而且稳定的动能,故而用力少,而见工多,极大提高冶铁的效率。
水排工作的原理是选择湍急的河流的岸边,架起木架,在木架上直立一个转轴,上下两端各安装一个大型卧轮,在下卧轮的轮轴四周装有叶板,承受水流,是把水力转变为机械转动的装置;在上卧轮的前面装一鼓形的小轮,与上卧轮用弦索相联;在鼓形小轮的顶端安装一个曲柄,曲柄上再安装一个可以摆动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卧轴上的一个攀耳相联,卧轴上的另一个攀耳和盘扇间安装一根直木。这样,当水流冲击下卧轮时,就带动上卧轮旋转。由于上卧轮和鼓形小轮之间有弦索相连,因此上卧轮旋转一周,可使鼓形小轮旋转几周,鼓形小轮的旋转又带动顶端的曲柄旋转,这就使得和它相连的连杆运动,连杆又通过攀耳和卧轴带动直木往复运动,使排扇一启一闭,进行鼓风。
水排巧妙地利用了水轮、皮带、曲柄、连杆等装置将水流势能转化为机械动能,能够完全摆脱对人力畜力的束缚而自行往复工作。同时,对于炼铁而言,对于火的温度要求极高,水排能提供稳定的动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水排的发明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他们观察自然,在生产中总结学习,并成功将自然界的风、水等自然力量转化为能为生产服务的动能,实现对自然力量的有效利用。这与今天人类利用水力发电、风能发电相比,并无实质差别!编辑/赵永静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