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五年蝶变,看雄安如何从纸上到地上
见道网 2022-10-20 14:09
  •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这16个字标定了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的时代高度
  • 雄安,一幅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新画卷正在铺开,一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样板之城正阔步走来
阅读本文需要
8 分钟

近日,雄安新区党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雄安新区已从规划编制、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转入大规模开发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进阶段,各方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城市建设正在显雏形、出形象。据了解,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谋划推动重点建设项目共计240个,总投资80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超4700亿元,新区谋划推进总体建设项目322个。

截至目前,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初见成效。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首批3家疏解央企总部启动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落户并完成选址,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医院相继选址落位,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符合新区功能定位的疏解项目开工建设,启动区科学园等功能片区建设加速推进。

打造绿色生态幸福城

“先造林后建城”,从规划开始,雄安就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模式。根据新区生态建设要求,在2030年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大于70%,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超过中国平均水平1倍。

随着工业化发展,污染情况逐渐严重,《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白洋淀所在的海河流域是国内水系污染程度最严重之一。多年来通过补水、治污、清淤、搬迁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迎来新生,2021年,白洋淀整体水质从劣五类提升至三类,步入中国良好湖泊行列。如今的白洋淀,出现了清雅洁净的野生白睡莲,它只生活在水质良好的湖泊中。不仅如此,还有237种野生鸟类生活在这里。新的物种,新的希望,更多新生命在这里诞生并安家。

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3公里进森林……郊野公园、金湖公园、悦容公园等一批公园已经建成,千年秀林、中央绿谷等正在持续建设,都市人向往的田园城市风光和生活正在雄安新区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容东片区三批次近6万名回迁群众喜迁新居,雄东、容西片区即将交房。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让越来越多的回迁安置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他们坚信,未来雄安新区将是一座绿色生态宜居之城。

未来之城大有玄机

大家常说新区有三座城,但大家通常指的并不是构成雄安主体的雄县、容城、安新这三个县,而是地上、地下和云上三座城。五年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坚持前瞻性、引领性,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同步推进。

在雄安的地上城,科幻电影情节正在生活中上演。这里看似普通的灯杆,却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上面布满了雷达和智能摄像头,约450公里的数字道路上已经有约10000根智慧灯杆,它们都是雄安为无人驾驶、车路协同做好的准备。这些智能摄像头,不仅能看清车流量状态,还能看懂复杂的交通变化,与雷达配合,捕捉实时路况信息,把数据回传到统一的云平台,让交通像交响乐一样指挥管理。雄安是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布局的城市,这里每平方公里就有约20万个传感器,雷达和智能摄像头也包含其中,通过5G互联网连接,这些传感器能让整个城市耳聪目明,实现万物互联。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中,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是生命线一般的存在。未来的雄安地下综合管廊,将实现集成给水、再生水、电力、通信、供热、压力污水、天然气等管线于一体。除此之外,还设有专门为物流输运体系预留的道路,既能保证地面通行效率,也为未来无人物流等新型城市建设预留了空间。容东管廊采用高效的数字化管控手段,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的运维,建立全专业、全生命周期项目BIM(建筑信息模型)管控体系,真正实现全过程数字化建造。雄安新区建设综合管廊将实现系统化、智慧化、集约化整体要求,将努力打造一个经济实用、可复制、具有创新示范作用的综合管廊体系,对世界综合管廊行业具有深远影响。

除了现实中在建的城市,一座数字孪生城市也在同生共长。每一栋建筑在开工之初便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建模,建设中、竣工后,数字化模型都要持续同步更新。模型的精度误差要控制在1.5厘米,了不起的黑科技已经植入雄安的每一个角落,建筑、公园、绿地、水系等,都融入了数字基因。这里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第一个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的城市。在雄安,一个新的城市计算中心也正在建设,这是国内首创的景观化隐蔽式城市计算中心,主体建筑犹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方石镶嵌在湖面上,方石下面的弧形正门,与湖面的倒影构成雄安数字城市之眼,这里将建成中国首例园林化生态机房大厅,可容纳3600个设备机柜,互联网数据中心、云平台、超算系统,构成雄安的超强大脑。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年来,雄安新区新建高速铁路2条、高速公路4条,与北京、天津、大兴国际机场连通达到7条,京津雄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杨申武的话说,“雄安节奏是一天一个样。”杨申武说,还记得当年刚到雄安先去了塔吊林立的工地,站在活动板房楼顶一眼就可以把整个容东片区看完,而现在一个初具形态的城市雏形已经呈现在眼前。

“三校一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疏解进入落地阶段的代表。为充分发挥北京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河北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全额投资建设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建成后移交雄安新区,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雄安新区医院项目将西北侧规划绿谷和水系的自然风貌随地势引入院区,全方位模拟白洋淀淀泊形态,为医护工作者和病患创造出舒缓的绿化环境。根据雄安新区统计数据,目前已经有近百所京津冀知名医疗卫生机构、约60所优质学校与新区各类医院、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雄安·电建智汇城由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项目总体以容东金湖公园为中心,各产业组团、服务功能组团按需坐落在金湖公园东西两侧,依托片区城市发展主轴、商业发展主轴,将商业、商务、展示三大核心动态串联形成立体式的园区架构,并向外辐射至容东片区、雄安新区启动区,是容东片区的城市纽带。主要业态为办公、商业、酒店、公寓等,集商务办公、休闲购物、社交娱乐、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更多承担的是本区域生活商业服务中心的功能,不仅是未来城市服务和消费场景较为密集的地区,也将是容东商业办公较为集中的区域。

截至2022年3月,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100多家。五年来,在新区本级注册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达3600多家,占总量的八成多。在京津冀,人才共享正在使整个区域成为创新高地。根据《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2030年,京津冀将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包括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在内的13项重点工程正全力推进。“有不少90后现在已经成长为雄安新区各个部门的中坚力量。”杨申武说,这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非常高,也带动他年轻热血了一把。

千年之城初露端倪,雄安新区每天都在创造崭新的历史。五年来,十几万名建设者日夜施工,从规划先行到雏形凸显,从一张白纸到塔吊林立,雄安正在拔节生长,地上、地下、云上,雄安三座城的探索与实践,正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样板。未来之城,未来已来。(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马雪

评论

相关文章

社评

中国能建支援非洲的能建景色

07-01

社评

习近平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

06-27

社评

习近平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06-27

社评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

06-20

社评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06-20

社评

习近平总书记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06-17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