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中国能建支援非洲的能建景色
见道网 2025-07-01 10:03
  • 中国能建以基建为笔、以能源为墨,在非洲大陆勾勒出一幅幅发展新图景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在辽阔的非洲大陆,中国能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行动指南,凭借智慧与汗水,谱写着中非合作的精彩乐章。其足迹已遍布 48 个非洲国家,178 个签约项目涵盖能源电力、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及民生工程等多个领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能源电力:点亮发展之光

中国能建在非洲能源领域推行传统能源筑基、清洁能源破局的“双轮驱动”战略,推动着非洲能源的变革。

传统能源方面,埃塞俄比亚的特克泽水电站,装机达 30 万千瓦,还荣获了中国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鲁班奖”,它与安哥拉的卢阿西姆水电站一起,为当地稳定供电,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灯火。

清洁能源领域,创新成果丰硕。摩洛哥的努奥三期光热电站是全球最大的单机塔式电站,让百万家庭不再依赖电力进口,用上了“阳光能源”;南非莫伊 283 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后,每年输送数亿千瓦时的 “绿色电力”,成为能源转型的有力引擎;尼日尔的柴光储互补项目堪称“奇迹”,使当地供电时长从 4-6 小时提升到全天候 24 小时,彻底改变了用电状况;非洲东北部的埃及康翁波 500 兆瓦光伏电站作为埃及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正加速建设,将为这个古老国家的能源革命增添巨大动力。

基建建设:构筑发展脉络

中国能建凭借精湛的技艺,打造了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繁忙的港口码头和密集的输电线路,编织起非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线”。

交通基建上,纳米比亚的鲸湾港至克兰兹博格铁路修复后,客运时速从不足 40 公里提高到 100 公里,货运时速提升至 80 公里,成为“经济大动脉”,加快了物流运输速度;肯尼亚的 RWC598 道路升级项目开工时,鲁托总统亲临现场,称其为那扬达鲁郡“承载民生期盼的希望之路”;安哥拉卡宾达港口启用后,用海洋客运替代航班,卸货量增加三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电力与数字基建也亮点纷呈。尼日利亚的 MJ、ALG330 千伏双回输电线路等工程,连接起 MP、Makurdi 等多座变电站;贝宁架设的 330 千伏输电线路,为能源输送开辟了通道;埃及 EETC500 千伏输电线路是中埃产能合作的“首单”,规模在埃及首屈一指,将尼罗河三角洲的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

此外,在能建团队的助力下,北非首个 AI 大数据中心 —— 埃及政府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成,为非洲数字化转型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民生工程:守护生命与希望

中国能建在非洲的民生工程,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赤道几内亚的马拉博污水处理项目,守护着 20 万居民的饮水安全,让首都疟疾肆虐的情况逐渐好转;加纳的凯蓬供水扩建工程如同“生命之泉”,将清水输送到首都阿克拉及周边,解决了近 300 万人的用水难题;埃塞俄比亚的卡利提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 10 万吨污水,保障了 60 万人的生活用水。

肯尼亚的斯瓦克大坝项目部得知当地卫生院因缺乏产房而威胁母婴健康后,联合非洲开发银行与肯尼亚政府,建起了一座妇产楼,守护着新生命的未来。这个故事还被改编成舞台剧《爱在妇产楼》,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案例展演中上演,向世界传递中非情谊,感动了众多嘉宾。

中国能建在非洲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秉持“属地化”发展理念,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开展技能培训,将项目建设与本土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从“输血”到“造血”,每一个项目都见证着中非携手、互利共赢的深厚情谊。

当埃塞俄比亚的水电站点亮夜空,摩洛哥的光热电站沐浴阳光,马里的大桥横跨尼日尔河…… 中国能建以基建为笔、能源为墨,在非洲描绘出一幅幅发展新画卷。这不仅是技术和资本的输出,更是希望与梦想的传递。在一带一路的征程上,中非正以合作之光,照亮共同发展的美好未来。(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社评栏目编辑/尹世乾

评论

相关文章

社评

习近平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

4天前

社评

习近平会见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4天前

社评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

06-20

社评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新西兰总理拉克森

06-20

社评

习近平总书记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06-17

社评

小萨勒曼百年之后 谁是下一个沙特继承人?

06-16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