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氢能开启中国与沙特合作新版图!
见道网 2023-03-27 09:18
  •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
  • 中沙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绿色转型方面有着共同的愿景,可实现氢能产业链多要素优势互补
阅读本文需要
8 分钟

在广袤的北美地区,绿氢正在改变传统能源企业形象,并在促进工业部门实现脱碳的同时,提供大量高新科技能源工作岗位;位于欧洲大陆的英法德等国,在欧盟批准高达54亿美元资金支持的氢技术项目引导下,各自在绿氢领域开启全新步伐;在新能源时代仍锐意成为出口大国的沙特,力图将自身打造成为主要的氢气产销国之一……全球氢能产业市场具备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作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的中国自然不甘落后。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实现能源转型和净零排放的重要载体。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全球能源大国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性支点国家,与中国具有良好的能源合作基础。2022年12月8日,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沙两国就氢能等领域合作签署政府间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中沙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绿色转型方面有着共同的愿景,可实现氢能产业链多要素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世界氢能产业高地。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优势

在“双碳”背景下,氢能将在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碳减排等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氢能还将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现阶段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扩大优势、补齐短板,是促进中国氢能产业长效发展成为关键问题。

原料充足,氢气来源丰富。中国氢气来源广泛,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化石燃料制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中国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机规模均为全球第一,核电等新能源发电的装机规模也位居前列,可以为氢气制取提供充足的清洁电力保障。根据测算,2021年末中国已实现氢气产能约为4000万吨/年,产量约为3300万吨/年,可以为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氢气原料基础条件。

企业带动作用强,产业基础雄厚。目前,中国氢能全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已超过300家,业务覆盖制氢、储运、燃料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汽车及配套基础设施、系统集成等领域,能够对氢能产业发展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促进氢能产业多元化发展。华能集团和上海合既得分别为电解水制氢和化工原料制氢领域的领军企业,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新源动力和上海神力分别深耕燃料电池和电堆领域,突破了众多技术瓶颈;武汉格罗夫和亿华通分别重点布局氢能乘用车和燃料电池发动机,为氢能的下游应用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相关院所众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中国在氢能领域具有众多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在氢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中国比较重视氢能相关研发型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并积极引导科研院所、重点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在氢能绿色制取、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政策扶持力度大,产业发展环境较好。2020年以来,很多有关氢能和燃料电池相关的政策持续出台,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发布政策支持氢能产业的发展,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的推广和应用。山东、北京、广东等地相继发布氢能产业支持政策,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氢站建设、产业链打造等多个领域。除扶持政策之外,各地也陆续出台氢能产业相关的补贴措施,扶持氢能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并以此带动氢能产业链中各级企业的发展。

沙特氢能产业优势

制氢成本优势显著。沙特拥有全球最好的光照条件和天然气储量,低廉的一次能源价格和沙漠土地价格极大增强了绿氢、蓝氢的出口竞争力。沙特“2030愿景”提出到2030年实现400万吨氢气年产量和出口量的目标,成为全球氢能经济的领导者。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发布的《沙特氢气生产的经济和资源潜力》报告显示,到2030年蓝氢成本将从目前的1.34美元/千克降至1.13美元/千克,绿氢价格将从目前的2.16美元/千克降至1.48美元/千克。凭借自身成本优势和优越地理位置,沙特有望将蓝氢、绿氢出口欧洲、东北亚等地区。2020年10月,沙特已向日本出口了世界首批40吨氢基蓝氨。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沙特的“2030愿景”旨在创造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的经济体,减少对石油经济的依赖,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改善营商环境。自“愿景”发布以来,新政策、新举措不断落地,社会日益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披露,沙特在2020年经商便利度指数中跃升30位至第62位,在改革措施方面得分位列第一,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显著的经济体。

中沙氢能产业合作潜力点

沙特属于典型的氢能出口国,中国短期内蓝氢、绿氢具有较大进口空间,远期有氢能出口潜力。中国目前虽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国,但氢气制取方式仍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工业副产氢为辅,碳中和目标下蓝氢和绿氢在中国的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难以脱碳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沙特的蓝氢、绿氢具有显著价格优势,短期内中国可为沙特氢气出口提供需求市场,通过液氨载体或液态有机氢载体进行船舶远洋海运。未来,中沙两国可共同开拓全球氢能市场,引领国际氢能贸易,共同致力于全球氢能供应链体系建设。

沙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氢能产业起步相较于中国更晚,自身科研实力不强,氢能技术装备基本依赖进口,2019年才建成首座加氢站,发展氢能产业亟需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基地、加氢站、输氢管道、氢能港口、研发中心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而中国在基建领域优势明显,再加上中国在太阳能发电、碱性电解、固定式高压储氢等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此,中国可作为供应商向沙特出口先进的氢能装备,促进技术转移,同时也可帮助沙特完善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开辟沙特氢能基建市场。

氢能成中沙合作亮点

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知识分析部门副总裁Fahad Alturki表示,为了实现“2030愿景”以及循环碳经济,沙特阿拉伯将利用在能源方面的优势,把氢能作为解决气候变化的工具。他指出,在氢能领域,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已经展开了切实合作,氢能合作也是中沙两国在最新公布的合作项目中的一大亮点。

中沙两国优势互补,氢能贸易和装备合作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公司总经理易跃春指出,沙特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光照资源,可为低成本蓝氢、绿氢生产提供丰富原料,在氢(氨)应用技术、应用场景、国际贸易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探索。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建红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将实现规模化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推广,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将在目前的水平上降低35%~50%,2050年降幅可达60%。未来随着更多氢能投资项目落地,产业协同效应将逐步凸显,氢能将在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实现多元应用。

目前,中沙氢能合作还存在诸多瓶颈。一方面,氢能国际贸易体系尚未建立,虽然沙特计划通过低碳氨作为载体参与氢能贸易,但现阶段全球尚未形成有效的国际贸易体系,尤其是在供需匹配、价格机制等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关于氢应用在能源领域的相关制备、运输、储存、应用标准还不健全,尤其是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氢能标准体系。

未来,氢能将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中沙能源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氢能领域的合作将掀开中沙能源合作的新篇章!(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赵娥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仪式盛大举行

04-01

特写

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4000亿元项目:2024年首批四省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大会

03-29

特写

全球首个!新疆哈密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开工

03-29

特写

外交部发言人谈及巴基斯坦达苏炸弹袭击事件经过与中方态度

03-27

特写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吊唁达苏水电站遇袭中国公民

03-27

特写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亲临医院,庄重迎接恐袭遇难同胞遗体归国

03-27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