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国之战略
见道网 2023-03-27 11:14
  •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符合双方的战略与经济利益,有力地推进了中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中亚国家的独立地位
  • 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条能源丝绸之路,它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共同繁荣
阅读本文需要
8 分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丝路古道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正处于三十而立的黄金岁月,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广阔前景,合作正当其时。

作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地理区域,中亚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矿等资源的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和能源安全受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了中亚各国近年来能源发展的关键词。作为中亚传统能源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的中国,凭借先进的技术与经验,近年来与中亚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互利共赢油气合作优势互补

中亚地区地处中国的西方,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多年来,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基础坚实、成果丰硕,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中亚油气合作具有资源与市场的互补优势。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全球重要的油气生产与出口阵地。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的数据,中亚地区原油剩余探明储量41亿吨,占全球总量的1.8%;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约16.7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近9%。中亚地区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3国,其中哈萨克斯坦以原油为主,储量位列世界第12位;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以天然气为主,土国天然气储量位列世界第4位。2021年,哈土乌三国原油产量约为1亿吨,天然气产量约为1620亿立方米。

中国既是油气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油气进口大国。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22年,中国进口原油5.08亿吨,进口对外依存度为71.2%;进口天然气1520.7亿立方米,进口对外依存度40.2%。预计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在中长期仍将保持在70%左右。对中国而言,油气资源供应是能源安全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油气进口结构中,中亚地区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建成的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是中国西北方向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公开数据显示,自2006年投产至2022年2月,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1.5亿吨,2022年原油进口量突破1000万吨。2022年中亚天然气管道进口天然气432亿立方米,约占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30%。

未来,随着中哈原油管道扩建工程完成、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成通气,来自中亚的油气资源在中国能源安全供应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重要。

创新模式合作发展基础坚实

中国—中亚油气合作以1997年中国石油收购阿克纠宾项目为起点。经过25年的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已在中亚地区形成了集油气勘探开发、管道建设与运营、工程技术服务、炼油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上中下游产业链。此外,中国石油企业在资源国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多个项目被资源国誉为油气合作典范,塑造了中国石油企业的良好形象,奠定了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坚实基础。

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成功推进得益于能源外交的积极推动、政企协同的深入开展、互利共赢理念的有效落地,也得益于合作模式的创新推广。

首先,中国石油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有效推动双边、多边油气合作,能源外交成为近年来高层互访的重要议题,重大项目得到国家高层的直接推动。

其次,中方员工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尊重资源国原有的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和合理制度规范,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彼此理解和信任,相互欣赏和学习。另外,中国石油企业高度重视培养资源国当地的石油工业人才,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员工,并通过投资合作积极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持续不断为当地员工提供本土培训、第三国培训和来华培训机会。

此外,在中国—中亚能源合作中,中国石油企业注重发展思路与合作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软实力和巧实力,为合作的长远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低碳转型绿色合作成新亮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具有与中亚国家开展氢能合作的巨大潜力。2021年,中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6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20%,产业链年产值12万亿元,对氢能需求将达到1.3亿吨。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突破3亿千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设备与风机生产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设备输出实力强劲、能源输入消费需求迫切。

中亚具有油气与氢能、水风光等能源优势,为与中国开展绿色合作奠定了资源基础。中亚的绿色能源与化石能源分布呈多元互补结构。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淡水资源占中亚的80%以上,水电潜力巨大;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油气煤等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6月,哈萨克斯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为14.6%,可利用光伏、风能资源分别约为25亿千瓦时/年、8.32亿千瓦时/年;吉尔吉斯斯坦94%的电力由水电站生产,可利用的光伏资源为2.67亿千瓦时/年;塔吉克斯坦水力发电占发电总量的98%左右;土库曼斯坦则以天然气发电为主。

哈萨克斯坦可再生能源基础扎实,具有较大绿氢出口潜力。截至2021年9月,该国全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为123个,已投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2000兆瓦,每年可供应1万亿千瓦时风能电量。预计到2025年,该国绿色能源领域将吸引投资约23.5亿美元,可再生能源项目总数将达182个,总装机容量4400兆瓦,每年增加发电60亿千瓦时。

乌兹别克斯坦的水力发电占该国发电总量的12%,可再生能源潜力约为510亿吨石油当量,其中光伏潜力相当于509.73亿吨石油当量。该国计划近期在各地新建8个风力发电和10个太阳能发电项目,力争到2026年新增发电量400亿千瓦时,国内总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25%,经济发展能效提高20%,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10%。

塔吉克斯坦在水力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出口领域的潜力巨大。2019年3月启动的塔吉克斯坦努列克水电站一期改造项目由世行(2.257亿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6000万美元)和欧亚开发银行(4000万美元)共同投资,有助于提高塔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扩大绿色电力能源的出口规模。

中亚国家注重建设综合能源体系,使各种能源无缝衔接、复合发电、高效转换,氢能是衔接各种能源形式的枢纽或硬通货。中亚可观的硅储量为加强太阳能光伏板重要原材料合作提供基础。中国大规模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优势与中亚绿氢原料相结合,可实现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与国力振兴的协同效应。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得到不断传承与发扬。而时隔两千年之后,沿着古丝绸之路,一条能源新丝路又在中国和中亚人民眼前徐徐展开。(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仪式盛大举行

04-01

特写

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4000亿元项目:2024年首批四省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大会

03-29

特写

全球首个!新疆哈密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开工

03-29

特写

外交部发言人谈及巴基斯坦达苏炸弹袭击事件经过与中方态度

03-27

特写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吊唁达苏水电站遇袭中国公民

03-27

特写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亲临医院,庄重迎接恐袭遇难同胞遗体归国

03-27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