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中国光伏为何能制霸全球?
见道网 2023-06-27 16:19
  • 从籍籍无名到制霸全球,十余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凭借顽强的韧性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登上全球巅峰
  • 中国的光伏企业重新由稚弱开始走向强壮,并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阅读本文需要
10 分钟

夏日的天空,清静高远,站在云南昭通大寨子乡雨霏村尖山山顶,放眼望去,一块块蓝莹莹的太阳能光伏板沿着山势整齐排列。昭通宁边光伏电站的负责人詹正旺介绍道,尖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经济条件比较差。宁边光伏电站在这里投产后,对于优化本地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经济状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应。

光伏电站在我们这里生根,是本地老百姓的福音。正在带领小学生参观电站的大寨子乡雨霏小学校长杨志斌高兴地说,光伏电站绿色环保无污染,电厂还给山里辅了路,既改善了山区的交通,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经济实惠。

宁边光伏电站是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暖风的频频吹送下,中国光伏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迅速落地生根,中国光伏企业正在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浴火重生:国内装机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悲喜交织、百味俱全。

曾几何时,凭借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品不断扩张产能,并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但是,2012年欧美国家出台光伏双反政策,致使盲目扩张中的中国光伏企业受到重挫,半数以上企业停产或半停产,部分骨干企业面临破产、倒闭风险。

在光伏产业危机持续恶化之际,2012年11月,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这被当时深陷低谷的光伏界视为福音,为光伏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由此,中国光伏产业拉开了重新崛起的大幕。

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即,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意见精神,配套措施相继完善。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光伏贸易纠纷得到妥善处置,中国光伏企业重新拾回发展信心,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一轮光伏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2015年6月,随着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出台,光伏领跑者计划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中国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

 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

 ……

历数中国已经出台的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涵盖了包括产品制造、市场应用、财税、价格、补贴、土地管理等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政府在短短5年内,迅速地营造出了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互补配套的政策环境。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国的光伏企业重新由稚弱开始走向强壮,并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原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介绍,中国光伏应用市场位于世界前列,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十年居首。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10.95GW,首次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应用市场,并在此后保持持续增长。2021年末,中国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2022年,中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87.41GW,同比上升59.3%,新增装机量超过 2021年,成为历年新增装机规模最大的一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

时至今日,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产业竞争的焦点,用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指出,随着这股大潮,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了解可再生能源、了解光伏。从城市到农村,光伏的技术及应用知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光伏的普及度迅速扩大、蔓延。

持续发展:以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国际竞争,不少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直以来,高效电池技术是各大光伏企业的必争之地。其中的镀膜工序直接关系到光电转换效率。在2013年以前,市场上的光伏背钝化镀膜设备基本被德国和荷兰的公司垄断。 

为此,正泰理想晶延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历经1年多的研发,在2015年开发出了用于高效PERC电池的平板式in-line ALD设备,实现了全球首创。 

目前,理想晶延平板式in-line ALD背钝化设备,克服了超大基板镀膜的技术瓶颈,实现了9000片/小时的超高速设备单位时间产能,在镀膜质量、稳定性及维护成本等方面均超越其他同类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其自主研发的管式PECVD双面镀膜设备,正作为新的企业增长发力点,逐步受到市场认可。 

未来,理想晶延将立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区位优势,瞄准核心关键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企业不断迈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成为国际领先的光电设备供应商。金建波表示。 

在光伏发电中,有着心脏之称的逆变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光伏电站需要通过逆变器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可以使用的交流电,从而实现并网输电。因此,逆变器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的效率。 

作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实力派,阳光电源自2003年研制出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再到行业内率先推出1500V逆变器、光储融合技术,阳光电源以其技术创新引领全球清洁电力转换技术持续深度变革。 公司核心产品光伏逆变器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与测试,能够全面满足各类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等多种应用场景,并可以为全球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最佳解决方案,目前已批量销往全球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对于太阳能新时代下的光伏企业来说,只有继续加强研发,持续投入技改,才能长远保持核心竞争优势。重压之下,中国光伏产业向世人展现了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新能源微电网、移动互联网APP-绿信、智能飞控设备、智能运维中心……一项项光伏创新技术和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从图纸走入现实。

中国光伏产业充分地诠释了创新发展的理念。21世纪初,中国光伏还处于简单引进设备,加工出口的阶段,被称之为三头在外(多晶硅原材料在外,制造装备在外和市场在外)。而今天,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自给率超过50%,国内光伏制造装备的90%已经国产化。在光伏制造技术上,中国已经超越了全球所有发达国家。

创新是产业发展永恒的课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驱动力。王勃华强调,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光伏产品和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只有持续投入技改的企业,才能长远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借势前行:中国光伏畅销海外

2016年11月,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全球近200个国家共同达成这一协定。伴随协定生效,将带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投资需求,而光伏作为最自然的选择,必将成为各国政府替代传统能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的光伏企业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及平价优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欢迎。

2015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一位15岁的留美中学生首次提出了熊猫电站的创意,希望将中国国宝大熊猫的形象与象征绿色未来的光伏电站结合起来,得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等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熊猫电站是中国一带一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的首个落地项目。熊猫绿能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原介绍,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熊猫电站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根据行动计划,中国将在菲律宾、斐济、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熊猫电站,为各国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至10月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同比增长90.3%,创历史新高;光伏组件出口量132.2GW,同比增长61%。从光伏组件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来看,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85.8%,传统光伏应用市场保持旺盛需求。欧洲对光伏的需求攀升,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出口到西班牙、德国、波兰的市场份额增长明显。南美市场中,巴西对光伏的需求旺盛,中国光伏产品对单一地区过度依赖的市场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

光伏产业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张崭新名片。王勃华称,中国光伏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产业链配套齐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拥有丰富的大工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经验,同时,生产技术的领先促使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这些都有利于中国企业大规模地争取国际市场。

舞中国梦想,扬希望风帆。国家为光伏产业描绘出了美好的中国梦,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走上梦圆中国的康庄大道。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光伏产业新技术、新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光伏从应用大国到出口强国的梦想必将变为现实。(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印巴水争激化:印度暂停水协议,密集冲淤作业引发紧张局势

05-06

特写

水荒警报拉响!卡拉奇半数民众深陷饮用水危机

05-06

特写

三角梅开时,想起白沙瓦的笑容

05-06

特写

习近平总理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04-30

特写

王毅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

04-27

特写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04-2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