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埃及博士艾哈迈德·埃尔法纳:来到中国学小麦育种
见道网 2023-07-12 15:33
  • 2022年年底,他来到云南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 该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中国科技伙伴计划的重要内容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在位于中国云南的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新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中,有一位埃及人的身影,他就是埃及农业研究中心大田作物研究所小麦研究部研究员艾哈迈德·埃尔法纳。2022年年底,艾哈迈德·埃尔法纳来到云南,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

“我的这趟‘中国行’是为了学习中国的DH技术(小麦×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双单倍体技术),提升埃及的小麦育种技术。”艾哈迈德·埃尔法纳对此行充满期待。

“DH技术是通过小麦和玉米杂交,把选育小麦新品种的周期从8至10年缩短到4至5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杨木军介绍说。

艾哈迈德·埃尔法纳能够实现这次中国行,得益于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该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中国科技伙伴计划的重要内容,旨在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促进国际科技合作。

杨木军介绍,DH技术应用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南亚、非洲等小麦主产国家推广应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从2015年至今,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多名青年科学家,先后来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新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学习DH技术。

在云南学习期间,艾哈迈德·埃尔法纳作为团队成员直接参加团队的科研工作,同时也利用本国的科研材料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室及技术平台,培育适合本国的育种材料。(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谢莉

评论

相关文章

人文

徐学渊大使在巴拿马大学阿苏埃罗分校发表题为 《一带一路合作对拉美意味着什么》的演讲

04-24

人文

搭乘高原 “复兴号”,奔赴这场桃花之约!

04-24

人文

红旗渠精神,是他们的力量源泉!

04-11

人文

她是中老铁路一名幸运儿!

03-31

人文

中国的“喝货”们成为了老挝的新金矿!

03-31

人文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都有些啥?

02-0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