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红旗渠精神,是他们的力量源泉!
见道网 2025-04-11 09:00
  • 春回中原,巍巍太行山间,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潺潺流淌,见证着60年前十万林县人民以一锤一钎一双手创造的治水奇迹
阅读本文需要
2 分钟

春回中原大地,巍巍太行山间,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静静流淌。60年前,十万林县人民仅凭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始终是河南治水工作的力量源泉。

图片

近年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考察红旗渠并作出重要指示后,河南省水利系统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多项工作获水利部通报表扬,为河南省“四高四争先”目标提供坚实水利支撑。河南以全国1/70的水资源量,承载了全国1/14的人口,生产了全国1/10粮食产量、1/4小麦产量,支撑了全国1/18的经济总量。河南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小麦产量常年稳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李秀娥



评论

相关文章

人文

徜徉乌兰巴托:体会蒙古国涌动的 “中文热”

08-07

人文

中国书画展走进卡帕多奇亚

08-06

人文

中阿共建智能农业科技中心 助力阿联酋打造沙漠农业标杆

07-16

人文

中国方案在中亚开花结果:从铁路到棉花,合作共赢新图景

07-14

人文

从爪哇到加里曼丹:印尼迁都背后的地理困局与战略突围

07-02

人文

世界秩序重构: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国悖论的文明如何抉择?

06-30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