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中国-东盟3.0版第三轮谈判在云南昆明举行
见道网 2023-07-26 10:29
  •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加大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产业链方面的合作,助推双方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
阅读本文需要
10 分钟

2023年6月24日-27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在云南昆明举行。开幕式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前,王受文集体会见东盟各国和东盟秘书处代表团团长。

王受文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20多年来,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高速增长。2021年,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双方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方愿与东盟各方一道努力,共同提升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开放合作水平,打造包容、现代、全面和互利的协定。”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备受期待,协定落地后将进一步加深东盟与中国的联系,挖掘双方更多潜力,助力双方在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新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取得更多切实成果。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中国、东盟十国主管部门和东盟秘书处约370名官员与会。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看好区域大市场

2023年6月25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三轮谈判在云南昆明开幕。开幕式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将通过加大双方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供应链产业链方面的合作,助推双方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一直是中国-东盟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正在全球经济引发根本性变革,中国、东盟两方都将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的新方向。

数字经济合作将再上台阶

数字经济一直是中国-东盟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正在全球经济引发根本性变革,中国、东盟两方都将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贸易国际合作的新方向。

从《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可知,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目前已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也将进一步增长,达到56.7万亿元。

在东盟各国,数字经济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自2015年起,东盟各国就开始筹划、发展数字经济,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为越南的《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2030年国家战略》、印尼的《印尼制造4.0》、马来西亚的《数字经济经济蓝图》等。据东盟秘书处预计,2025年东盟数字经济有望跻身于世界前五大数字经济体行列。由此可知,中国与东盟不仅有合作空间,也有合作愿望,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上市公司看好自贸区3.0版红利

至目前,中国与东盟曾先后签署《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落实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等相关政策性、利好性文件。在这样向好的合作基础上,其中不乏中国企业所参与的东盟市场电商平台、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投资了东南亚电商巨头Lazada和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Tokopedia;腾讯投资了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东海集团;蚂蚁集团支持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的合作伙伴打造本地电子钱包等相关领域的支持与合作。

在云计算领域,阿里云已经在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地增设数据中心;腾讯云在泰国曼谷增设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国际公司在新加坡自建自营的数据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华为云已相继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建设本地节点。

在市场发展领域,A股市场上与“东盟自贸区”相关的概念股至少有23支。各个行业的公司长期在东盟成员国境内开展业务,在越南、柬埔寨等有生产基地,在印尼等国家也有客户。假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成或者促成多项利好的双边合作,肯定中国服装的出口向好趋势。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发展之下,与海外电商直接合作确实是很便捷的通道。

据统计所知,中国、东盟共拥有约15亿网民,未来,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远程医疗等具体领域都有巨大合作潜力。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前景广阔

“不久前的中国之行是一次开阔眼界的旅行,我看到中国为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东盟秘书处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2023年3月下旬,高金洪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东盟秘书长后首次出访域外国家,6天到访中国多座城市,其间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展开交流,并乘坐高铁出行。其中,参观比亚迪汽车生产车间给他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他表示:“我们欢迎更多中国新能源车企在东盟各国投资建厂,这符合我们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

访问中国期间,高金洪还首次以东盟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他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是亚洲十分重要的多边合作平台,不仅能加强东盟各国间合作,还能深化东盟与中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的联系。“通过了解政府官员、商界人士、智库学者的最新发现,吸纳不同领域杰出人士的观点,亚洲人民可以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高金洪说。

2023年是中国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0周年,也是中国签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20年来,中国一直重信守诺,积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安全,为促进地区发展与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和东盟共促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双方共同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深化产业主体合作。加强政府间的对话交流,对中国东盟双方营造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很有必要。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东盟各国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包括工业4.0战略、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化转型计划等。中国也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RCEP正式生效成为双重利好,促进中国与东盟资源的要素流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

2023年是中国和印尼进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第10年,双边关系在多个领域蓬勃发展。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印尼正全力投入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实施相关政策,促进包容的经济环境和商业环境,扩大上下游产业发展空间。

缅甸商务部将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等是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全力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缅甸驻华大使丁貌瑞表示,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国-东盟的战略合作发展方向,可以继续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缅甸需要新技术数字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支持经济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为人民带来福祉的基础。”

泰国也已提出工业4.0的发展战略,希望工业的发展可以成为创新驱动的经济体,其东部经济走廊政策与中国和东盟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不谋而合。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认为,东盟经济体,包括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是重要的催化剂,极大推动本区域的互联互通和经济贸易的合作交往。

政策能够筑巢引凤,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创新要素集中、创新成果丰富、创新溢出效应强的领域,现已成为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参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促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创新,需打造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认为,中国和东盟双方要充分地意识到增进产业合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建议尽快地制订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行动计划,加快双方全国性行业商协会对接,积极办好中国东盟的合作产业园区,多方积极参与和助力产业合作。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双方都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因而需要对原有的自贸协定进行升级。此外,随着经济新形态的不断出现,也要对已有的自贸协定进行完善。白明表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产供链等现代经济的前沿领域就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本的特色。

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2013-2022年期间,中国与东盟双边货物贸易额从4436亿美元增加到9753亿美元,年均增长9.1%,高于中国进出口4.7%的增速,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从10.7%增加到15.5%。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实施,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也正在全面推进。

2023年9月16日-19日,即将召开第20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本届峰会将围绕把握RCEP机遇、促进开放合作、助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等议题,举办政商高层对话活动和系列经贸活动。除了一系列的峰会活动,本届东博会也将安排丰富多样的展览。会期期间将举办旅游展、文化展、糖业展等专业展览,会期和会外将聚焦金融、环境、大健康、传统医药等领域举办相关论坛,以及召开能源与电力、电子信息、环保、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贸易对接会等。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也有助于推动完善东盟各成员国的基础设施,加强各成员国间的互联互通。(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谢莉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印巴水争激化:印度暂停水协议,密集冲淤作业引发紧张局势

3天前

特写

水荒警报拉响!卡拉奇半数民众深陷饮用水危机

3天前

特写

三角梅开时,想起白沙瓦的笑容

3天前

特写

习近平总理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04-30

特写

王毅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

04-27

特写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04-2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