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中非经贸合作巨轮再次起航
见道网 2023-07-26 11:56
  • 中非贸易互惠互利,互补性强,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造福了中非双方人民
  • 目前,中国已与52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阅读本文需要
8 分钟

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刚刚开始,马五立就在展位上摆满了他的画作,彩色象鼻、跃升起的海豚,一幅幅油画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非洲之美。马五立是一名西非加纳青年画家,他在北京读书,在中国待了十年,甚至给自己起了一个独特的中国名字。

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非洲,让更多人认同非洲的文化特色。展会开展两天,马五立的作品已经卖出十多幅,持续受到观众的青睐,很多人说,这些画作带给他们独特的非洲遐想。

2023年7月2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式落下帷幕。4天的时间里,53个非洲国家,12个国际组织,30个国内省区市,1700余家中非企业、商协会和金融机构踊跃参会,观展人次突破10万。各方签约项目累计120个,金额达103亿美元,集中展现了中非经贸合作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汇聚发展合力

肯尼亚的保湿霜、纳米比亚的猴面包树果粉、乌干达的牛角制工艺品……6月29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后,这些漂洋过海运抵长沙的非洲商品正式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位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的主展馆设立了六馆一区,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近3万平方米。博览会集中展示了非洲的红酒、咖啡、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以及中国的工程机械、医疗器械、日用百货、农机设备等。占地2240平方米的央企展区,通过图文、视频、实物沙盘、数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集中展览展示了对非合作新理念、新举措、新作为。分展馆则设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记者在现场看到,琳琅满目的非洲商品已将非洲国家主题展馆填得满满当当。

相较往届,本届博览会平台影响力更大、展品更多更靓、参展国家显著增加。据商务部介绍,截至6月26日,已有来自29个国家的1590项展品报名参展,较上届增长165.9%;参展商达1500家,较上届增长70%;会期内拟签约和对接的合作项目218个,金额191亿美元。从拟签约和对接的合作项目来看,农业、交通运输业、电力能源业和制造业领域项目占比靠前,侧面反映出中非经贸合作重点方向。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成效显著。据了解,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最大的经贸合作平台,自2019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助推并见证了中非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10年来,中非贸易总额累计超2万亿美元,中国始终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企业在非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超70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4000亿美元;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累计超300亿美元,已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国。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8%的输华商品实施零关税待遇,为非洲农产品输华设立绿色通道,已与52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在贸易畅通、投资合作、产能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共同设立多个专项工作组……贸易投资合作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扩大中非青年朋友圈

有没有一种可能,搭建一个平台,把在非洲的中国人聚集在一起?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创办了驻外之家平台,开启了创业之路。6月30日,在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上,湖南驻外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雷亭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感受。在论坛上,中非青年集聚一堂,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新经验。

中国小伙王双印在经过无数思索后,创作出话剧作品《呼佳姆博,非洲》表现中非人民在生活中的守望相助,获得一带一路文创大赛最具特色奖;为了解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医疗用品运输难题,赞比亚青年克里韦特·麦巴创建了数字化平台,通过无人机和摩托车等便利化条件将药品、血液等基本医疗用品送到纯人力难以达到的医疗机构……

像这样的中非青年创业故事还有很多,论坛现场发布的《中非青年创新创业故事集》,将他们的故事记录成册、谱写成篇,让中非青年并肩前行、创新创业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

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更是搭建起中非青年交流的桥梁。中非青年联合会创始人门杜表示,未来将发挥青年联合会的优势,促进更多中非青年人相互交流,让更多非洲青年领袖了解中国。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据了解,2022年中国对非新增直接投资34亿美元,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70亿美元,目前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有3000余家,民营企业占中国在非企业数量的7成以上。

如今,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媒体娱乐等行业迅速发展。中非经贸合作领域由传统的贸易、工程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航空航天、金融等新兴领域不断延伸。特别是在农业、加工制造、经贸园区、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民生等领域,以中非经贸博览会为平台,双边经贸合作正全方位不断深入。

以三一重工为例,2002年三一平地机出口摩洛哥,成为最早一批进入非洲市场的工程机械企业,这也是三一出口的第一台产品。

在进入非洲市场后,三一设备遍及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非洲重大项目建设,包括南非世界杯场馆、埃塞阿达玛风电项目、非洲第一高楼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宣礼塔、蒙内铁路等,以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市场和客户。

经过20余年精耕细作,三一在30多个非洲国家设有常驻分支机构,拥有30多家优质代理商、600多位非洲本地员工、90多个服务网点,累计为非洲创造超过5000人次的就业机会,不断促进中非人民友谊,成为建设非洲热土的中坚力量。当前,三一在非洲市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170亿元、设备保有量超过18000台,位列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出口非洲的第一名。

 中国所做的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6月30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马中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将助力马拉维实现独立自主的可持续发展,像中国一样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当日,查克维拉来到三一集团参访,中国机械给查克维拉留下了深刻印象。参观期间,三一集团向马拉维赠送了一台挖掘机。查克维拉告诉记者,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这类设备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这是一份宝贵的礼物。2023年热带气旋弗雷迪肆虐马拉维,对当地百姓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破坏,而更多的工程机械设备将对重建工作有所帮助。

谈及中国式现代化,查克维拉感触最深的是中国的绿色发展。中国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能够有效保护环境,马拉维也希望实现绿色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很多。

博览会期间,数千家中非展商跨越山海来湘会,共同绘就中非共谋发展、共享未来的美好图景。火热的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缩影。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十周年。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日益提升,领域更趋多元,树立了南南合作的样板和互利共赢的典范。

目前,中国已与52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会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并在贸易畅通、投资合作、产能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共同设立多个专项工作组。中非合作领域也由传统的贸易、工程建设向数字、绿色、航空航天、金融等新兴领域不断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媒体娱乐等行业迅速发展。

火热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再次向世界展现,中国对待非洲朋友的真心诚意和开展对非合作的务实高效,也再次让世界清楚看到,抹黑中非合作的论调是多么苍白无力。中国将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国家带来新机遇,同非洲兄弟一道走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相关文章

特写

印巴水争激化:印度暂停水协议,密集冲淤作业引发紧张局势

3天前

特写

水荒警报拉响!卡拉奇半数民众深陷饮用水危机

3天前

特写

三角梅开时,想起白沙瓦的笑容

3天前

特写

习近平总理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04-30

特写

王毅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

04-27

特写

习近平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谈

04-2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