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甘肃中医文化走进匈牙利
见道网 2023-08-05 15:32
  • 中医药以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就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出的十年间,中国传统医药继续漂洋过海,在世界上搭建起一座座“健康桥梁”,促进各国交流互鉴。

78岁的弗赖纽·约瑟夫老先生是匈牙利一名生物学教师,患有听力障碍。这天他在孩子的陪伴下,来到首都布达佩斯英雄广场附近,走进匈牙利与甘肃合作成立的岐黄中医药中心。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负责人陈震和来自甘肃的外派专家张海芳热情地接待了弗赖纽。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药治疗,弗赖纽不用助听器也能正常与人交流了。“匈牙利医生告诉我,由于我年事已高,他们无法帮助我。”弗赖纽告诉新华社记者,他在匈牙利四处求医无果,最终在中医这儿找到了希望。

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中医药走出国门不断用实力“圈粉”。2013年以来,甘肃省在匈牙利、白俄罗斯、泰国等12个国家建设了16家海外中医药中心或中医学院,持续开展中医诊疗、义诊、教育培训等工作,共诊疗患者约8万人次,扩大了中医药在海外的“朋友圈”。

中医药一边展示着中国“人草相依”的形象,一边向世界传递着东方生命智慧和哲学思想,并为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启迪。这种魅力,更推动全球不同肤色的“中医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中医。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古色古香的书桌前,一位“洋面孔”手捧中医学书籍和古汉语字典,埋头阅读。这位22岁的小伙中文名叫纪明哲,来自塔吉克斯坦,是一名针灸推拿专业大三年级学生。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在历史长河中守护华夏民族繁衍生息,也在新冠疫情流行全球之时,为世界应对疾病提供中国方案。

以“甘肃方剂”为代表的中药汤剂不仅多次助力国内各地的疫情防控,还被运往泰国、白俄罗斯等国际抗疫一线。

在匈牙利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当地华人中医师在布达佩斯“煮大锅中药”的场景,令陈震记忆犹新。

“甘肃在匈牙利挂牌成立岐黄中医药中心很有前瞻性。历经几年新冠疫情考验,这一机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陈震说,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免费为当地民众提供增强免疫力的汤药;在布达佩斯唐人街的一些餐厅,向匈牙利民众免费提供“化湿防瘟饮”,帮助人们增强免疫力。

匈牙利岐黄中医药中心接诊的新冠患者,除了来自匈牙利,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甚至远至中东地区。“中医药不仅为世界人民服务,还增进世界人民的友谊,促进民心相通。”陈震说。(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徐宁

评论

相关文章

人文

徐学渊大使在巴拿马大学阿苏埃罗分校发表题为 《一带一路合作对拉美意味着什么》的演讲

04-24

人文

搭乘高原 “复兴号”,奔赴这场桃花之约!

04-24

人文

红旗渠精神,是他们的力量源泉!

04-11

人文

她是中老铁路一名幸运儿!

03-31

人文

中国的“喝货”们成为了老挝的新金矿!

03-31

人文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都有些啥?

02-05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