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古今碰撞之古建筑单数台阶
见道网 2024-03-19 10:31
  • 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古建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见证。但相比之下,古建筑所散发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深思
阅读本文需要
5 分钟

相较于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古迹名胜散发着更为浓厚的人文气息。古建筑,相较于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不仅显得更为深沉和底蕴丰厚,更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情感。现代建筑固然宏伟壮观,但往往带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而古建筑则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穿越时光,与古人对话。这种差异,或许源于两者在追求上的不同。现代建筑往往更注重设计感和视觉冲击力,追求的是形式上的新颖与独特;而古建筑则更多地体现了文化与历史的沉淀,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生活艺术,一种文化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学展现。亭台楼阁、轩榭廊舫,这些古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的空间,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

在各种建筑中,台阶作为常见的组成部分,其起源也蕴含着人们的智慧。在人类刚开始搭建房子居住的时候,房屋直接建于泥土地面之上,但这样的环境过于潮湿,不利于居住。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将房子的地基抬高,以达到防潮的效果。地基抬高后,台阶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不仅是建筑技术的一种进步,更是人类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体现。

最初,台阶并非被命名为台阶,而是被称为泰阶。在星象崇拜时期,泰阶实际上指代的是天空中名为三台星的星座,它由六颗星星构成,这些星星两两相对,形成三个阶梯的形状。因此,古人便以天上的三台星为灵感,将建筑物中的阶梯称为泰阶。

在古代建筑中,台阶的级数并非随意设置,而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特别是皇宫正殿的台阶,专为皇帝所用,其级数固定为九级。九在传统观念中,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数字,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因此,普通百姓家中是严禁使用九级台阶的,以体现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皇宫正殿的台阶分为三层,其中中间的一层被称为陛。在陛的下方,皇帝的侍卫站立守护。按照当时的礼法,臣子在向皇帝禀报事情时,需通过侍卫转达。由于许多外地来的臣子并不知晓这些侍卫的名字,他们便将这些侍卫统称为陛下。当需要上奏事宜时,他们会喊道:陛下,我有事要禀报皇上。侍卫听后,再走上台阶转告皇帝。这样的礼节过程既繁琐又易导致信息传达的误差,因此后来逐渐取消了传话的环节,允许臣子直接向皇帝禀报。尽管如此,这一礼节形式仍然得以保留。臣子们在上奏之前,仍然会先称呼一声陛下,以示对礼法的尊重。久而久之,陛下便成为了皇帝的尊称,一直沿用至今。

在老百姓的私家建筑中,台阶的数量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讲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台阶的数量必须是单数,如以三五七等数字结尾。甚至在民间的公用建筑中,这一规则也同样适用。以张家界天门山为例,其台阶数量正是999级,严格遵循了单数的原则。

台阶数量必须单数,这背后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古人在修建建筑时,会参考两大重要依据。首先是鲁班传承下来的各种建筑标准和禁忌,这些标准和禁忌经过千年的积累与传承,成为了建筑领域的重要参考。其次,便是古人对于堪舆学的讲究。

在堪舆学中,单数往往被视为阳数,具有积极、向上的寓意。而台阶作为连接地面与建筑的过渡,其数量自然也被视为影响建筑整体气场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单数作为台阶的数量,既符合鲁班传承的建筑标准,也符合古人对于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追求。

所以,台阶数量的选择并非随意,而是深受传统文化和建筑理念的影响。无论是私家建筑还是公用建筑,都需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以确保建筑的和谐与吉利。

无论是鲁班技艺还是堪舆学说,它们的核心理念都深深根植于周易的阴阳理论之中。在这一理论中,万事万物都被划分为阴阳两极,其中单数代表阳,双数则代表阴。因此,在为活人使用的建筑中,为了确保其充满阳刚之气,台阶的数量通常采用单数。反之,墓地或阴宅的台阶则常使用双数,以符合其阴性的属性。

然而,随着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在台阶数量的选择上,现代人更多地考虑的是设计的合理性和使用的便捷性,而不再像古人那样严格遵循单双数的讲究。无论是单数还是双数,只要设计得当,都能满足现代建筑的需求。

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也导致了一些传统文化属性的逐渐消失。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古老的传统和习俗逐渐被淡化或遗忘。虽然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消失意味着我们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因此,在追求现代建筑实用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属性。可以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建筑师和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让现代建筑在实用的同时,也充满文化韵味和历史底蕴。(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相关文章

古文明

跨越重洋,传承千年!中国白·德化瓷2024国际巡展墨西哥推介活动

04-12

古文明

镌刻在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千言万语,一图尽现!

03-26

古文明

守护龟兹文脉,探索遗址新生!库车市龟兹博物馆遗址保护与活化项目

03-04

古文明

文明互鉴:丝路的辉煌与力量源泉!

02-02

古文明

考古新发现!郑州发掘迄今为止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

09-14

古文明

从钱看丝路!古今钱币见证着中国与中亚丝路繁华过往

05-18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