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厅座无虚席。
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的前沿,习近平主席在重要演讲中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他强调,我们应积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尊重与和谐共存,使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深化各国人民情谊的桥梁,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前行的动力,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实纽带。
十年后的今日,世界格局与趋势焕然一新,然而新的风险与挑战亦相伴而生。人类社会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众多抉择。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的文明观汇聚了更为广泛的共识,引发了更为深远的共鸣,持续地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
“那真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讲,它的现实意义在今天显得愈发重要。”曾亲自在现场聆听演讲的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深有感触地表示,“尽管各国之间在文化、宗教、种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人类命运却是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王甜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