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打造多元化进藏交通走廊,加速推进新藏铁路的前期筹备工作,力求在条件成熟时启动关键路段的实质性建设;同时,强化新疆地区的对外交通联系,促进南北疆之间的互联互通;此外,还着重加快边境地区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西南边境地区的铁路网络布局。
随着“十四五”规划步入尾声,尽管川藏、罗若、蒙文、黄百等重大项目正稳步推进,但西部地区新启动的铁路建设项目数量相对有限。鉴于此,2024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已聚焦于3个规划内的关键干线铁路项目,力求通过集中力量、加速推进,确保这些项目能够顺利开工建设,以进一步填补西部铁路网络的空白,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协调发展。
中尼铁路国内段
中尼铁路日喀则至吉隆佩枯错段与《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新藏铁路共线,是“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对打通我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铁路通道意义重大。
中尼铁路全线均采用中国标准轨距,国内段全长约440公里,将采用单线电气化标准。
线路东起拉日铁路日喀则西站,向西经萨迦县,穿越仲拉山至定日县,沿朋曲、门曲河谷至佩枯错后与新藏铁路分线,穿越喜马拉雅山支脉至吉隆镇设吉隆口岸站,并预留延伸至加德满都条件。
中尼铁路穿越喜马拉雅地震带,海拔高、落差大,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冰川活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项目建成后,98%的路段将是桥梁和隧道,其勘察设计、建设难度堪比川藏铁路。
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就开始积极推进中尼铁路的前期研究,在工程技术、地质等方面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2019年项目全面启动可行性研究,目前可研方案已基本完成待组织审查,年内将同步推进可研批复相关前期工作。
伊宁至阿克苏铁路
伊宁至阿克苏铁路于2020年由国铁集团启动勘察设计招标,2021年8月完成了可研审查,原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该线可形成南北疆之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结束南北疆交流绕经吐鲁番的历史。
伊阿铁路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初步研究中为西线经特克斯、昭苏的取直方案,该方案运营里程最短,但辐射带动范围有限。
在可研阶段,经对西、中、东三个方案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绕行最远的东线经新源县、巴音布鲁克方案。该方案虽然运营里程最长,但新建里程相近;且线路在南疆重镇库车接轨南疆铁路,链接了那拉提、巴音布鲁克等热门景区,覆盖范围更广、辐射人口更多;同时远期规划建设伊宁至巴伦台(库尔勒)铁路时,可大幅缩短新建里程。
规划线路自精霍铁路布列开站引出,走行于伊犁河谷至巴音布鲁克,沿著名的独库公路走向通过长大隧道穿越天山,接入既有库车至俄霍布拉克铁路,并利用南疆铁路至阿克苏。
项目新建线路全长约465公里,为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建设总工期6年,其中,天山以北段3年。
项目建成后,伊宁到阿克苏铁路运输距离和时间都将减半。其中运输距离将由1616千米缩减至818千米,运行时间将由16小时缩短到8小时左右。
文山至靖西铁路
作为猴桥至防城港云桂沿边铁路的重要一段,文山至靖西铁路的前期工作可谓进展神速。
项目2018年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22年9月完成勘察设计招标,2024年3月完成预可研审查,5月就又通过了可研审查。目标是2024年完成可研批复及初步设计审查,力争具备开工条件。
线路西起在建的蒙自至文山铁路文山站并连通昆明方向,经砚山、富宁、那坡至靖西,与田东至靖西铁路连通,近期利用南昆铁路东出和南下,远期预留延伸至防城港条件。
长期以来,云南与北部湾出海口的交通动脉主要集中于南昆铁路这一单一路径,尤其是百色至威舍段,其日均列车运行量已激增至76列,线路负荷率直逼饱和点,高达97%,凸显了当前交通走廊的容量瓶颈与局限性。鉴于此,构建一条全新的、具备强大运输能力的新铁路线,成为连接云南与北部湾出海口的迫切需求。
新铁路线的诞生,将如同为区域交通网络注入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它不仅能够有效纾解南昆铁路北段的运输重负,实现客货运输的均衡分流,更将大幅度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整体运输效能与承载能力。这一战略性的交通布局调整,不仅将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与合作交流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桥梁,还将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加速其融入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体系,开启西部地区发展的新篇章。(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赵娥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