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
中国第一空中楼阁,是如何建成的?
见道网 2020-05-05 14:31
  •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阅读本文需要
7 分钟

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曾营建过无数传统建筑,至今仍有263885处散布中华大地。

它们中的大多数,或建于平地,或建于坡度相对较缓的山地。而在大约1500年前,山西北部的群山中,却出现了一座空中楼阁,兀然悬挂于崖壁之上,人称悬空寺。

楼阁的上方是危危巨岩,远古海洋沉积形成的石灰岩层理清晰,如阵列般排列整齐,斜刺天空,形成地质学上的“单斜构造”。

下方则是一条时常泛滥的河流,夏季骤然而至的雨洪,裹挟着泥沙碎石不断冲刷山谷。

直到现代,人们才在上游修筑水坝,形成了一个1330万立方米的水库,将洪水之灾逐渐消除。

悬空寺就位于这样的山水之间,其最高处的殿阁底部,距离下方河谷约90米相当于30层楼或自由女神像的高度。

为什么要在此处修建如此高度的楼阁?1500年前的古人有着怎样的想象力和智慧?

1500年前中国正处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从草原南下在北方建立北魏王朝,疆域直抵黄河以南。

它的都城平城(大同),位于山西大同盆地,四面山地环绕、峰岭交错,南部的恒山山脉尤为险要。最高峰天峰岭海拔2016米,以其绝塞天险而被尊为北岳。

皇帝坐镇天险之中,以两条交通要道控制中原,一条纵贯山西,南抵并州(太原),一条凿穿恒山,连接华北平原。

道路由上万士卒在恒山之中,日夜开凿,浩大的工程遗迹至今留存。

各种宗教也向都城汇集,皇帝与贵族的信仰,左右摇摆。在道教的影响下,皇帝大量修建道教庙宇,五层高的天师道场在国都拔地而起,由国家祭祀的岳庙,矗立于恒山主峰。

而在佛教的影响下他们又在大同开凿云冈石窟,在敦煌扩建莫高窟,当他们南下之时,则又把开凿石窟的风潮带到了洛阳,形成龙门石窟。中国的三大石窟居然都与北魏密切相关。

佛道争夺信众,皇帝贵族又倾力支持,这些都为建造更具想象力的寺庙奠定了基础,它必须建于特别之处,展现特别的效果,令人特别地崇敬。悬空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寺庙的建造者,选择了恒山脚下的一处山谷,山谷东侧是主峰天峰岭,西侧是海拔1600余米的翠屏峰,中间是桑干河的二级支流唐峪河,山景、水景营造出仙境福地。连接国都与华北平原的栈道又从山谷穿过,南北行人往来穿梭。既是“仙界”,又接近红尘,堪称寺庙的绝佳选址。

但是如何才能将重达十数吨的寺庙悬挂到山体上呢?首先它需要一组“挂钩”。山谷西侧翠屏峰的半山腰处,并非直上直下,而是一处天然的凹槽。工匠们从高处悬下利用工具扩大凹槽,凿出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

再在平台上凿出巨大的石孔,石孔内大外小深达数米,“挂钩”将在这里安装。

而“挂钩”本身也颇为奇妙,它选用质地坚硬的铁杉木,并且用桐油长时间浸泡,防腐防潮。最神奇的是木材的一头预先打上了楔子,当这些木材插入石孔,楔子便会将木材撑开,恰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内,等同于现代的“膨胀螺钉”。

这些木材超过2/3的长度深入山体,以岩石平台为支点,每根可以承受数吨的重量,“挂钩”便制作完成了。

有了“挂钩”之后,工匠们再次展开“悬空作业”,将建筑材料运上山崖,再悬吊至“挂钩”处。

在半空中工匠们以“挂钩”为横梁,横梁上设立柱,立柱上再搭梁、枋。利用中国传统的榫卯梁架组合将建筑材料拼接为一体。

类似搭积木一样层层垛堞,一个完整的框架便成形了。

有了框架之后,屋顶、门窗、栏杆接连铺设一层层殿阁跃然而出。

而在殿阁内部,为了获取更大的空间,工匠们向山体一侧继续挖掘出石窟。窟连殿,殿连窟,形成木结构高空摩崖建筑。

悬空寺的建筑主体南北两座阁楼正是这样搭建完成。其中南楼高三层,长约8米,宽约4米。从低到高依次是纯阳宫、三官殿和雷音殿。

北楼亦高三层,长约为7米,宽约为4米,最低层为五佛殿,楼中层为观音殿,最上方为三教殿。

于是,包括寺院、禅房、佛堂、鼓楼、钟楼在内的大大小小殿堂40间,南北错落排列。

殿阁之间则用栈道连接, 后世更是加建为上下两层栈道,形成一个闭环。人们行走其上,楼梯或明或暗、曲折迂回,有如攀登天梯。

最终,一个完整的悬空寺,一个形制毫不逊色于平地寺庙的悬空寺,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堪称奇迹。

从外部观看,悬空寺建筑群和岩石融为一体,仿佛它们都是从绝壁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这在人们的心中,制造出了相当赞叹的效果。

“云边觉岸”“瞻汉云阁”“青霄独步”“绝壁层楼”“空中色相”“公输天巧”“北地天台”“腾云皈梦”历朝历代的赞美层出不穷。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于公元1633年游览恒山,见多识广的他见到悬空寺时却需要鼓起勇气才敢攀登。“层楼高悬…仰之神飞,鼓勇独登…为天下巨观”。

金庸先生则在武侠世界称赞悬空寺“于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处,发偌大愿力,凭空建寺”。

悬空寺的奇迹首先是力学上的奇迹,它成功塑造了一种轻飘飘的“悬空"假象,只有深谙其中原理者才知晓其严密精巧的结构,令它相当稳固。

而后世又在楼阁下方增设了数十根纤细的立柱,从而制造出另一种假象,仿佛整个建筑都由这些颤颤巍巍的柱子支撑。

而实际上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立柱并不承重,但是遇到极端情况,立柱相当于为悬空寺增加了一份保险,这让悬空寺从一般的“静定结构”跃升为能抵抗极端情况的“超静定结构”。

据当地县志的记载,在最近的40年内曾发生过2次6级左右地震,而悬空寺依然挺立。这里面就有中国传统木构架梁柱体系以及下方立柱的功劳。

其次悬空寺的奇迹,也是选址的奇迹。它的选址烘托了“悬空”效果,还为悬空寺增添了许多优势。悬空寺倚靠的翠屏峰,山腰为一处天然凹槽,顶部自然向外延伸,可以阻挡雨水冲刷,较高的位置又避免了洪水的侵袭。

翠屏峰和天峰岭之间形成港湾形山谷,起到避风港的作用,减少了风对悬空寺的侵蚀。就像慈母的双手将它捧在掌心全方位地呵护。

山体还为悬空寺遮挡了阳光,平均每天阳光直射时间只有2-3个小时,可以避免暴晒引起的木材风化。

最后悬空寺的奇迹还是宗教融合上的奇迹,经历过佛道相争,经历过不同信仰的冲突,至迟到金代,悬空寺变成了一个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独特寺庙。纯阳宫中供奉着道教的吕洞宾。

雷音殿中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

三教殿中则同时供奉老子、孔子和佛祖。更有人将“悬空”二字解读为“玄空”。“玄”代表道教教理,“空”代表佛教教理。

经历过1500余年的风霜,悬空寺看尽了人来人往,云起云涌。历经了王朝更替,星月沉浮。它在战乱天灾中屡经修葺,今天我们看到的样貌基本上是明清时期重建的遗物。

创造它的北魏王朝已埋入历史的黄沙,而它依然在那里,细数着沧桑,与时间同流。

正如建筑学家罗哲文的评价“一个仙山楼阁式的、艺术价值很高的组合”。这就是中国第一“空中楼阁”来自1500年前的想象力。(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编辑/赵菁

评论

相关文章

古文明

跨越重洋,传承千年!中国白·德化瓷2024国际巡展墨西哥推介活动

04-12

古文明

镌刻在地图上的中国历史,千言万语,一图尽现!

03-26

古文明

古今碰撞之古建筑单数台阶

03-19

古文明

守护龟兹文脉,探索遗址新生!库车市龟兹博物馆遗址保护与活化项目

03-04

古文明

文明互鉴:丝路的辉煌与力量源泉!

02-02

古文明

考古新发现!郑州发掘迄今为止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遗存

09-14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