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一线
国内首个开挖断面最大地铁暗挖隧道顺利完工
见道网 2025-04-30 10:34
  • 单跨开挖面积高达334.18平方米
  • 团队利用BIM技术对复杂的场地进行三维虚拟布置
阅读本文需要
4 分钟

4 月 28 日下午,随着中铁一局承建的深圳地铁 8 号线三期工程出入线区间暗挖段顺利移交轨行区,标志着国内目前开挖断面最大的地铁暗挖隧道正式建成。至此,三期工程隧道土建施工圆满收官,项目全面转入轨道铺设等站后工程建设阶段。

深圳地铁 8 号线三期工程全长约 3.7 公里,作为大鹏新区首条地铁线路,它从盐田区已开通的小梅沙站延伸至大鹏新区溪涌站。未来通车后,将与既有地铁 2 号线、8 号线贯通运营,为东部滨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串联深圳东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攻克 “咽喉区”,刷新行业纪录

此次完工移交的暗挖隧道段,堪称深圳地铁 8 号线三期工程的 “咽喉”。该区域轨道布局复杂,是列车进入检修库和运用库的关键通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极高的技术挑战。隧道包含出入线、联络线和牵出线三部分,全部采用矿山法(钻爆法)暗挖施工。

其中,出入线隧道设计尤为复杂,全长约 490 米,经历从单洞双线到单洞三线,再变回单洞双线的多次断面转换,涉及 15 种衬砌类型。其核心部位的单洞三线隧道,开挖跨度达 23.78 米、高度 18.13 米,单跨开挖面积 334.18 平方米,一举刷新国内地铁暗挖隧道工程纪录。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施工团队需精准把控每一次爆破、钢架支护与混凝土浇筑,确保工程安全推进。此外,联络线隧道侧穿坑尾头水库、下穿 110KV 高压电塔,建设团队通过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成功化解外部环境风险。

科技赋能,打造建设新标杆

在暗挖隧道施工中,BIM 技术深度应用成为一大亮点。建设团队利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前三维虚拟场地布置,优化钢筋加工场和洞门设置,提高场地利用率;通过模拟施工工序、支护体系和衬砌结构,提前预判问题并优化方案,减少现场返工;借助三维可视化模型开展技术交底,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中,各类 “硬核装备” 大显身手。项目引进遥控式湿喷机械手,满足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快速封闭成环需求,既提高喷射效率,又保障工人安全、提升初支质量;二衬钢筋绑扎环节,定制化固定卡具确保钢筋间距精准,钢模板边缘角铁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保障焊接质量、降低消防风险;自主研发的 “半自动式养护台车”,实现混凝土拱墙喷雾养护自动化,提升养护效果、践行绿色施工理念。

筑牢防线,守护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建立严格的人员与风险源管控机制,实行 “一个班次一张票、一项作业一签发” 的作业票制度,并通过每日班前安全讲话与洞口大屏幕滚动播放,明确作业任务与风险点。针对隧道内机械作业安全,为车辆安装倒车影像和雷达感应系统;照明系统采用 24V 低压高亮模块组合式 LED 灯,兼顾安全与节能。应急逃生方面,自主设计的 “架体拼装式逃生通道”,配备应急物资且可随施工进度快速移动,为作业人员筑牢 “生命防线”。

随着暗挖隧道土建工程顺利移交,深圳地铁 8 号线三期工程建设按下 “加速键”。这条承载着深圳东部发展希望的交通动脉,正稳步驶向全线通车的目标。不久后,市民乘坐地铁一路向东,畅游大鹏山海的美好愿景即将成为现实。(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尹世乾

评论

相关文章

工程一线

甘肃电投常乐电厂2×1000MW扩建工程5号机组汽轮机扣盖圆满完成

1天前

工程一线

自主研制助力沪渝蓉高铁架设巨任

1天前

工程一线

宁波市域铁路象山港跨海大桥主桥段首片钢箱梁成功架设

2天前

工程一线

中国援尼泊尔国辛杜巴尔乔克县公立学校恢复项目通过中期验收

2天前

工程一线

中柬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04-23

工程一线

襄荆高铁全线铺轨收官 智能建造刷新 “中国速度”​

04-21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