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地平线上正悄然崛起一座崭新的地标——被誉为该国在建第一高楼的“马克塔”。这座总投资达1.1亿美元的超高层建筑,不仅承载着中蒙两国深化合作的友好情谊,更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先进的技术应用,成为连接蒙古草原文化与现代都市脉搏的崭新象征。
“马克塔”由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作为总承包单位,联合河北杭萧钢构负责钢结构施工,中建上海设计研究院第四设计院担任设计总包。项目预计于2025年6月底完成基础施工,随后将全面进入主体结构建设阶段。其选址于乌兰巴托市 Dund River 南岸、和平桥东南侧,紧邻国家体育场及新规划的自然博物馆,占据城市交通枢纽要地,周边政府机构、商业中心与文化设施林立,未来势必将引领乌兰巴托南部形成新的城市核心。
总建筑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的“马克塔”,由44层主塔楼、13层公共停车场及10层自动停车场构成。建成后将集商业、办公、酒店、餐饮、体育博览等多功能于一体,充分满足商务活动与市民休闲的双重需求。
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流动的钻石”。中建上海院设计团队巧妙地将蒙古草原的辽阔意境与现代建筑技术相融合。主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结构,外覆流线型蓝色玻璃幕墙,阳光下宛如丝绸般流动,光影变幻。其顶部造型灵感源自草原雄鹰展翅,象征着蒙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锐意进取的姿态。裙房部分则运用钻石切割般的几何立面设计,与塔楼刚柔并济,既呼应了蒙古“永恒蓝天之地”的国家意象,也显著提升了建筑在城市天际线中的辨识度。
针对乌兰巴托冬季可达-40℃的严酷气候,“马克塔”特别采用了电热幕墙融雪技术,确保了建筑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运行与节能表现。
作为蒙古国的新高度,“马克塔”以203.5米的檐高刷新了该国建筑纪录。其内部空间规划同样精妙,强调功能性与开放性的平衡:塔楼底部设双层挑空大堂,通高玻璃幕墙引入充沛自然光;标准层采用无柱大空间设计,极大提升了办公或酒店的灵活性与使用效率;顶层更规划有观景台与空中酒廊,届时游客可于此尽览乌兰巴托市区的壮丽全景。
“马克塔”的兴建,不仅是乌兰巴托城市发展的新篇章,更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合作的生动实践,标志着中蒙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迈向了新的高度。(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互联互通栏目编辑/银佳慧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