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中国已成功掌握船舶工业三大核心技术:首艘国产电磁弹射航空母舰福建舰建成下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商业运营,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同期取得的成果还包括: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实现商业运行,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国产大飞机C919按照国际标准完成研制并投入商业运营等。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指数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是过去十年进步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支撑这些创新成就的是中国持续增强的经济实力。"十四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突破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预计将接近140万亿元。五年经济增量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2024年经济总量之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在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加码,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68%,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人才优势是中国创新的重要支撑。2024年,中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均居世界首位。完善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创新生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73.8%。在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正从跟随者转变为领跑者。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机械装备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