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材科技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44.81亿元,重点投向低介电纤维布系列项目及优化资本结构。这是公司继2024年业绩承压后,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复苏背景下实施的重要战略举措。
根据募资规划,16.62亿元将用于年产3500万米低介电纤维布项目,14.75亿元用于年产2400万米超低损耗低介电纤维布项目,另安排8.2亿元偿还国拨资金专项应付款,5.2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这两个项目均由公司子公司泰山玻纤负责实施,其中年产3500万米项目由泰山玻纤控股子公司泰玻邹城具体承建,将利用现有特种纤维布一期项目细纱联合厂房,建设4座特纤池窑及配套设施;年产2400万米项目则由泰山玻纤直接实施,通过新建厂房及生产线完成产能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将新增5900万米高端特种纤维布产能。
在2025年AI产业持续爆发的背景下,此次募资的战略意义尤为凸显。低介电、超低损耗等特种纤维布作为5G通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端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据行业分析,由于技术门槛较高,目前该领域存在显著的供给缺口。中材科技作为国内特种玻纤领域产品覆盖最全的企业之一,其低膨胀布已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二家可实现规模化供应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特种纤维布实现销售895万米,全系列产品均已完成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并实现批量供货。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均将低介电玻璃纤维及制品列入鼓励类目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材科技表示,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特种纤维产业化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募资恰逢公司业绩复苏的关键时点。2024年,中材科技曾面临业绩压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下降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亿元,同比下降59.9%。但进入2025年后,公司业绩显著回暖,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3.3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15%。此次募资扩产,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端材料领域的先发优势,助力国产新材料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话语权。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AI计算和先进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特种纤维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材科技此次扩产如能顺利推进,将有助于公司抢占市场先机,进一步提升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地位。(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机械装备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