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以创新为引擎,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成为珠海海洋经济的特色名片。桂山海上风电场不仅为东澳岛、桂山岛等海岛输送绿色电力,更与"伶仃牧场"等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渔融合"新模式。全球首艘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的下水,标志着珠海在深远海养殖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创新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大万山岛海域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汇聚了"南鲲"号波浪能发电平台、"珠海云"智能无人母船等一批尖端海洋装备,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孵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南方海洋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的聚集,使珠海正在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东澳岛海水淡化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将有效解决海岛淡水供应难题。高栏、万山等海岛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为海水淡化技术提供了丰富的验证场景。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进"海洋牧场+"模式创新,珠海正将海上风电、海上观光、休闲海钓等业态有机融合,打造多元化的海洋产业生态。预计到2025年底,全市海洋牧场养殖水体将超过150万立方米,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产业体系。
从海上风电到海洋牧场,从科研平台到海岛基建,珠海正以系统思维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海上新广东"建设贡献珠海方案。这座滨海城市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向海图强"新篇章。(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基建工程栏目编辑/高雪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