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伊拉克迎来西方能源企业回归潮。bp、道达尔能源、雪佛龙和斯伦贝谢等公司相继与伊拉克政府达成多项重大油气合作,涵盖油田开发、天然气综合利用和海水供应等项目,总价值超过数百亿美元。这一趋势显示出伊拉克在提升能源产量、吸引外资和推动技术合作方面的积极进展。
伊拉克政府在其“2024-2028五年发展计划”中提出,到2028年将原油日产量从目前的400万桶提升至600万桶,伴生气利用率从40%提高至90%。为实现这一目标,伊拉克在过去两年已授予近30份油气开发合同,并承诺改善交易透明度、合同稳定性和安全条件,以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重要合作包括:bp重返伊拉克,签署250亿美元基尔库克油田群开发协议;道达尔能源获270亿美元一揽子项目,涵盖天然气开发和海水注入;雪佛龙签署原则性协议,推动4个勘探区块和现有油田开发,目标7年内实现日产能60万桶。此外,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等油服企业也正积极扩展在伊业务,涉及气田开发、增产技术和减排项目。
伊拉克原油储量保守估计为1450亿桶,位居全球第五,天然气探明储量达3.7万亿立方米。尽管资源丰富,该国电力需求仍严重依赖伊朗进口。发展本土天然气、提升油气自主生产能力成为伊拉克能源战略的核心任务。
行业分析指出,伊拉克在地理位置、资源储量和出口条件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面临地缘政治风险、法律不完善和技术依赖等挑战。西方企业携资本与技术回归,不仅有望推动伊拉克实现产量目标,还可能通过合作带来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助力其经济重建与能源可持续发展。(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一带一路栏目编辑/杨贝华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