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围绕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装备推广应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八项具体举措,旨在推动电力装备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能源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根据《方案》,2025-2026年电力装备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包括: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业收入增速保持在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实现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维持在合理区间,确保能源供给安全,新能源装备出口实现增长;强化重点地区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达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10%左右;同时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电力装备的科技攻关与产业化应用。
工信部网站在政策解读中指出,《方案》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从供给、需求和发展环境三个维度协同施策,提出系统而具体的工作部署。
在供给侧方面,《方案》强调提升电力装备的供给质量与推动绿色智能转型。具体包括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标志性装备,巩固风电等新能源装备的领先优势,实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行动,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性、经济性及能量转化效率。
在需求侧方面,政策明确依托国家重大能源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市场需求。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范有序发展海上风电,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和风电开发,促进水风光一体化协同发展。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在风电、光伏、储能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引导企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强化品牌建设与质量提升。
在环境侧方面,《方案》提出多项优化措施:发挥首台(套)政策体系的引导作用,加快创新电力装备的推广应用;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良性竞争;研究制定风电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保持产业研发迭代合理节奏;持续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推动产业优化布局与转型升级。
此外,《方案》还特别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装备深度融合,加快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鼓励企业实施全流程数字化转型,结合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提升配电母线智能化水平,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推广“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以优质供给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该方案的出台,不仅为未来两年电力装备行业的发展指明路径,也将进一步强化我国在全球能源装备制造与绿色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