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储能市场向40GWh规模冲刺的关键期,中国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近日与欧洲可再生能源开发商GoldenPeaks Capital(GPC)达成重磅合作,敲定一项总规模达1GWh的电池储能系统供应与部署协议。这一订单的落地,既是欧洲能源转型"增量红利"的直接体现,更印证了中国储能企业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全球化进阶。
此次合作的核心支撑,是中国储能技术对欧洲市场需求的精准适配。订单所采用的远景第八代电池储能系统,凭借构网型技术优势,可在0.1秒内响应电网波动,完美契合欧洲"电网老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核心痛点。该系统已通过欧盟全项构网认证及TÜV SÜD碳足迹认证,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较国际竞品更低,完全符合欧盟新电池法规要求。目前,首批344MWh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且均已获得欧洲长期容量市场合同保障,这种"技术合规+收益确定"的组合,正是欧洲储能项目的核心诉求。
从市场布局来看,这一订单精准卡位欧洲储能增长的核心区域。项目将以波兰为起点,逐步拓展至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国,最终形成覆盖中东欧与南欧的1GWh储能走廊。这一布局逻辑与欧洲区域市场特征高度匹配:波兰凭借2.5GWh容量市场储备项目成为中东欧枢纽,德国因389小时负电价倒逼储能需求激增,意大利则通过15年期固定收益合约机制降低项目风险,而合作方GPC作为中欧最大独立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之一,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深厚的本地化资源支撑。
这并非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储能市场突破。当前欧洲储能市场正从"户储主导"转向"大储引领",2025年新增装机中70%来自电网侧项目,中国企业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远景、阳光电源等头部企业凭借构网技术锁定电网侧高价值市场,比亚迪通过波兰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深耕工商业场景。此前远景已在法国拿下240MWh调频服务订单、在英国斩获50MWh容量市场项目,此次1GWh订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多场景市场的布局优势。
对于正加速能源转型的欧洲而言,这样的合作堪称"及时雨"。欧盟规划2030年储能装机需从当前61GWh提升至500-780GWh,十年增长超10倍,而乌克兰战后重建更带来额外电化学储能需求。中国企业不仅能提供技术适配的产品,更能输出成熟的本地化服务——如同远景在法国项目中承诺的14年长期维护模式,这种"2小时响应、24小时维修"的服务能力,正是欧洲电网侧项目的硬性要求。关键词:储能能源最新资讯,储能新能源新闻
从全球能源变革视角看,这1GWh订单的意义远超商业合作本身。它标志着中国储能企业已深度融入欧洲能源生态,从规则的被动适配者转变为价值的共同创造者。随着技术创新与本地化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储能力量正以"技术+服务+生态"的综合竞争力,为欧洲能源结构转型注入稳定动能,更为全球"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实践范本。(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边文君
评论
写点什么吧~